[发明专利]鱼秋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3556.0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贺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代生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0/30;A23K10/37;A23K10/16;A23K10/22;A23K50/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方法 | ||
1.一种鱼秋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选择、苗种投放、水质管理、饵料喂养和病 害防治;
1)池塘选择:池塘面积为2~4亩、水深2~3m,池底平整,塘底淤泥不得超过30cm, 不渗漏,池塘中开设进水口及排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处设防逃网,防逃网高于池塘最高水 位40~50cm,并配备增氧机;
2)鱼秋苗的繁殖:4~5月开始进行鱼秋苗的繁殖,孵化水温控制在22~25度,孵化出 来的蛋放在孵化盆里面,育苗出来后将其放入育苗箱里用微水冲流,外加蛋清、豆浆、葡萄 糖让育苗食用,使其增加营养;
3)培育水花鳅苗:将水花鳅苗散养到经过水质培养和解毒处理的内塘,对内塘中水温度 进行控温,使温差不能超过3~5℃,水花鳅苗入池后一第7天之间,投喂蛋黄、轮虫和粉碎的 水蚯蚓,控制池水的增氧,水花鳅苗经过1周左右时间的培养,生长到乌子鳅苗;
4)乌子鳅苗种的投放:当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放养苗种,放养量为规格为45~ 60g/尾的苗种1500~2000尾,从第8天左右开始,将内塘培育的乌子鳅苗转移到外塘进行培 育,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0~50%的鱼用粉状饲料和水丝蚓,调节水质以消除有毒有害物质, 增氧以确保池水溶氧充足,到泥鳅苗种达到寸苗种时,投喂粒径为1.0mm的膨化颗粒饲料, 调节水质;
5)水质管理:池塘每10~15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15cm深,同时不定期用生石灰调 节水的PH值,使之保持在7.0~7.5之间,并配合使用增氧机;
6)饵料喂养:每天投喂要准时、固定,用微野烂菌发酵后的微生物和豆浆喂食鱼秋,选 择饵料粒度大小适宜、水稳定性好、饵料系数低,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当水温20℃以下时, 每天投喂1~2次,水温20℃以上时,每天投喂3~4次,投喂时间均安排在7:00~8:00 或18:00~1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秋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质管理中,每18~20天 施生石灰溶液1次,每次用量为25~30kg/亩,以改善水质;施生石灰3~5天后施过磷酸 钙保持池水ph值在7.0~7.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秋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饵料喂养中,将鱼粉10%、 酵母5%、棉仁饼25%、豆饼20%、玉米10%、麸皮15%、花生饼15%以及适当的矿物盐 及多维素经粉碎后,再用颗粒饲料机加工成适口的颗粒投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秋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池塘选择中,水源采用井深 25~35m的井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代生,未经贺代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35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清理的鱼缸
- 下一篇:一种用于母鸡养殖的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