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灰回转窑浇注料的浇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4567.0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晋华;杨如发;黄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灰 回转 浇注 浇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工业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其维修材料及维修工艺,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灰回转窑浇注料。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浇注料的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钢铁企业炼钢、烧结生产白灰用料,白灰回转窑一直处于满负荷连续生产状态。 回转窑预热器预热室、天圆地方(即上部为圆形过渡到下部为方形)部位及转运溜槽的浇注 料受石灰石滚落和高温混合风气流的长期组合冲刷,浇注料磨损严重。当厚度磨损到一定程 度,预热器、转运溜槽钢板壳体易被高温火焰和气流烧损变形,造成重大的设备事故。
现有钢纤维耐磨浇注料的技术方案是:
浇筑前,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机进行充分的搅拌保证一定流动性,并提前对需浇筑的 部位用模板进行支模;
浇注料浇筑完后,需按照烘窑曲线长时间的进行烘窑,才能依次将浇注料游离水、结晶 水、碳酸盐中的水成分析出;若不按烘窑曲线步骤或烘窑时间不够,钢纤维耐磨浇注料硬度、 强度等质量指标达不到,极易脱落。
采用现有技术按上述方法多次检修浇筑钢纤维耐磨浇注料易脱落(3、4个月就存在脱落 现象),检修时间短,生产节奏快、烘窑时间无法保证。
以具体的钢铁生产企业为例,两座白灰回转窑自2012年底投产,预热器、转运溜槽的耐 材浇注料使用的是钢纤维耐磨浇注料。经过长期冲刷,预热器天圆地方、转运溜槽溜嘴部位 耐材磨损脱落尤其严重,需利用检修时进行修补。修补完以后,按照烘窑曲线进行烘窑,时 间长达24小时以上,耗用时间长;而且修补浇筑浇注料时,需支模板,用水充分搅拌,浇筑 过程中需不停用振动棒振捣,施工复杂且耗时长。特别是抢修或检修烧结生产用白灰量大时, 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来烘窑,这样浇注料里水分不能完全析出,就不能保证浇注料的硬度等质 量要求,时间长了极易脱落,从而又需要不停的修补,耗时耗力增加了生产成本,2013年至 2014年10月,仅1号窑转运溜槽、预热器天圆地方就进行了多次修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灰回转窑浇注料,其目的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白灰回转窑浇注料,采用耐磨耐火可塑料,并用高强铝酸盐水泥作为促凝剂, 配给一定量粘结剂和85%的熟料磷酸,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
所述的浇注料的配比为:
耐磨耐火可塑料200kg;
配加:铝酸盐水泥1kg、粘结剂2kg、85%的熟料磷酸12kg。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白灰回转窑浇注 料的浇筑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是:
提前在预浇筑的部位焊接锚固钩;
然后将按搅拌后具有一定粘度的浇注料直接捣打在浇筑部位,直至所需的浇筑厚度。
所述的浇注料在搅拌时,采用搅拌机充分搅拌不超过10分钟,形成一定粘度的混合料。
浇筑完后可以直接点火、烘窑,经过不超过5~6个小时的烘窑后,即形成了高强度耐剥 落的整体。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耐磨耐火可塑料浇筑,无需支模板,无需用水,所以烘窑 时无游离水、结晶水析出,搅拌时间短,浇筑直接用捣打方式进行,无需用振动棒;同时, 耐磨可塑料热震稳定性好,热传导率小,自然养护时间短,短时间内自身发热慢慢形成高强 度耐剥落的浇注料整体,浇筑完后可以直接烘窑,最多经5、6个小时烘窑后即形成了更高强 度耐剥落的整体,而钢纤维浇注料烘窑需24小时以上;使用寿命长;施工便捷;由于减少了 烘窑时间,也大量节省了烘窑燃气能源的消耗;特别适合白灰目前的快节奏满负荷的生产或 检修时间短、抢修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浇注料的技术方案,以及其使用及浇筑方法的创新方案。为了解 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时间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白灰回转窑浇注料,采用耐磨耐火可塑料,并用高强铝酸盐水泥作为促凝 剂,配给一定量粘结剂和85%的熟料磷酸,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4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高钙低硅菱镁矿制备干法打结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