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4596.7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蔡正旭;柳旭;黄晓猛;张国清;郭菲菲;张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30/02;C22C30/00;C22C26/00;C22C1/05;C22C1/10;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地址: | 10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金刚石 复合 封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封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金刚石、Cu 和Ti组成,在金刚石周围均匀包裹Cu-Ti合金;其中,Cu含量为40~60wt%,Ti 含量为2~10wt%,余量为金刚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封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 料由Cu-(1-10wt.%)Ti合金粉、钛粉和金刚石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烧结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封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 料由Cu-(2-5wt.%)Ti合金粉、钛粉和金刚石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烧结而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封装材料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采用真空气雾化制粉炉制备Cu-(1-10wt.%)Ti合金粉,筛选出粒径为 15~25μm和40~50μm的合金粉,并按照(3.5~4.5)∶1的体积比混合;
II.采用机械混粉的方式将步骤I获得的Cu-Ti合金粉与金刚石、钛粉混合, 其中金刚石体积百分数为50%-70%,Cu-(1-10wt.%)Ti合金粉体积百分数为 25%-49%,钛粉体积百分数为1%-5%;
III.将步骤II获得的混合料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内进行烧结,烧结参数为: 压力30-50MPa、温度850-950℃、升温速度100-150℃/min、烧结时间1-60min, 气氛为真空,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制备Cu-Ti合 金粉的具体操作如下:原料为纯度大于99.99%的无氧铜和纯度大于99.99%的钛, 将配好比例的纯铜、纯钛放入真空气雾化法中的石墨坩埚内,抽真空,升温熔化, 在1200~1300℃保温10~20min,充分搅拌,浇铸喷粉获得Cu-Ti合金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金刚石粒度为 50-200μm,钛粉粒度为10-50μm;机械混粉时间为60-120min。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I中所 述的烧结时间为1-30min。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采用真空气雾化制粉炉制备Cu-(1wt.%)Ti合金粉,分别筛选出粒度为20μm 和45μm,以4∶1的体积比混合;
II.金刚石粒度选用100μm,钛粉粒度选用20μm;将体积百分比分别为60%、 1%、39%的金刚石颗粒、钛粉、Cu-(1wt.%)Ti合金粉混合球磨120min;
III.将步骤II获得的混合粉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 950℃,烧结压力50MPa,升温速度为100℃/min,保温5min,气氛为真空,然后 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9.一种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封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权利要求4-8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10.如权利要求1、2、3或9所述的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封装材料在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或超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基板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45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