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4779.9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柏啉;林登禾;黄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H01M10/61 |
代理公司: | 11355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池充电装置,被组配以对一个电池装置充电,该电池装置包括一个电池芯群及一个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耦接到该电池芯群,量测该电池芯群的电压及电流,且产生一个指示该电池芯群的该电压及该电流的感测信号,该电池充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充电模块,适用于耦接到该电池芯群;及
一个控制模块,耦接到该充电模块,且适用于耦接到该电池管理系统以接收该感测信号,该控制模块被组配以至少根据该感测信号所指示的该电池芯群的该电压及该电流,得到该电池芯群的动态内电阻值,至少根据该感测信号所指示的该电池芯群的该电压及根据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产生一个控制信号,且输出该控制信号到该充电模块,使得该充电模块根据该控制信号来运作;
其中,在该控制模块判定该电池芯群的该电压小于一个预设电压限制值的一个电流充电时段期间,该控制模块根据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产生导致该充电模块交替地输出及不输出一个充电电流以对该电池芯群充电的该控制信号,而且一个关于该充电电流的输出时间长度、一个关于该充电电流的非输出时间长度及该充电电流的大小中的至少一个关联于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
其中,在该控制模块判定该电池芯群的该电压不小于该预设电压限制值的一个电压充电时段期间,该控制模块根据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产生导致该充电模块交替地输出及不输出一个充电电压以对该电池芯群充电的该控制信号,而且一个关于该充电电压的输出时间长度及一个关于该充电电压的非输出时间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关联于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
其中,在该电流充电时段及该电压充电时段前的一个预充电时段期间,该控制模块产生导致该充电模块交替地输出及不输出该充电电流以对该电池芯群充电的该控制信号,该充电电流被输出预设数目N次,N>1,该充电电流的该大小在第n+1次输出期间较大,且在第n次输出期间较小,0<n<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电流充电时段期间,该控制模块比较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及一个预设动态内电阻值限制值,且根据该比较的结果产生该控制信号,而且关于该充电电流的该输出时间长度、关于该充电电流的该非输出时间长度及该充电电流的该大小中的该至少一个关联于该比较的该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电流充电时段期间,
当该比较的该结果指示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小于该预设动态内电阻值限制值时,该充电模块执行增加关于该充电电流的该输出时间长度、减少关于该充电电流的该非输出时间长度及增加该充电电流的该大小中的至少一个,而且
当该比较的该结果指示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大于该预设动态内电阻值限制值时,该充电模块执行减少关于该充电电流的该输出时间长度、增加关于该充电电流的该非输出时间长度及减少该充电电流的该大小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电压充电时段期间,该控制模块比较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及一个预设动态内电阻值限制值,且根据该比较的结果产生该控制信号,而且关于该充电电压的该输出时间长度及关于该充电电压的该非输出时间长度中的该至少一个关联于该比较的该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电压充电时段期间,
当该比较的该结果指示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小于该预设动态内电阻值限制值时,该充电模块执行增加关于该充电电压的该输出时间长度及减少关于该充电电压的该非输出时间长度中的至少一个,而且
当该比较的该结果指示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大于该预设动态内电阻值限制值时,该充电模块执行减少关于该充电电压的该输出时间长度及增加关于该充电电压的该非输出时间长度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该电池管理系统还量测该电池芯群的温度,该感测信号还指示该电池芯群的该温度,该电池充电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被组配以还根据该感测信号所指示的该电池芯群的该温度得到该电池芯群的该动态内电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47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