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层织造的织造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5318.3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单忠德;刘丰;乔娟娟;张群;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层 织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层织造的织造针,属于复合材料三维织造领域。
背景技术
发明号为CN201010125066.5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编排模板的复合材料预制体分层织造方法,该方法可以成形大型、复杂、厚实复合材料预制体,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对大型复杂、厚实复合材料制件的迫切需求。该方法中数字化排布模板由按一定规律设置通孔的排布模板和与通孔相配合的导向棒组成。采用该方法进行预制体制造型,有织造针拉拽纱线,沿导向棒间隙运行,使得纱线铺放在导向套间隙中。发明号为CN201010125069.9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分层织造的织造针,该织造针采用外部有抓取结构的空心管状结构或缝纫针结构。为减少对纤维磨损,要求对管状结构内部进行加工,因此这种结构的织造针加工难度大,加工质量不能保证,经常会磨损纤维,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制件性能降低,也会导致分层织造工艺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编织针磨损纤维以及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的织造针结构,该织造针包括进纱头、针体、出纱头;所述进纱头与针体采用快速接头、螺纹或顶丝中的一种连接,连接处采用锥度或端面定位;所述针体与出纱头采用快速接头、螺纹或顶丝中的一种连接,连接处采用锥度或端面定位;
进一步,所述用于分层织造的织造针还包括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与所述针体和出纱头之间均采用快速接头、螺纹或顶丝中的一种连接,连接处采用锥度或端面定位;
进一步,所述进纱头、针体、出纱头和延长杆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材质制造;
进一步,所述进纱头、针体、延长杆和出纱头可以采用同一种材质也可以采用不同材质。
进一步,所述延长杆可以与针体为一整体,也可以与出纱头为一整体。
进一步,所述进纱头与针体采用快速接头、螺纹或顶丝中的一种连接,连接处采用锥度或端面定位;所述针体与采用延长杆快速接头、螺纹或顶丝中的一种连接,连接处采用锥度或端面定位;所述延长杆与出纱头采用快速接头、螺纹或顶丝中的一种连接,连接处采用锥度或端面定位。
进一步,所述进纱头包括导纱口、主动送纱及断纱夹紧装置。所述导纱口可以为曲线形成的锥面,也可以为直线形成的锥面;所述主动送纱及断纱夹紧装置包括主动送纱轮、压紧轮、驱动电机、支架组成。织造针拉拽纱线沿导向棒间隙铺放纱线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送纱轮转动,在压紧轮的压紧下实现主动送纱。当纱线断裂时,驱动电机停止转动,主动送纱轮和压紧轮共同作用实现断纱夹紧。
进一步,所述进纱头由表面光滑且硬度高的材质加工而成,如陶瓷、红宝石、钨钢。
进一步,所述针体外壁加工有方便夹持的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可以为凸台也可以为凹槽。
进一步,所述针体可以由钨钢、不锈钢、硬质合金中的一种制得。
进一步,所述延长杆可以根据预制体需求选择不同的长度,也可以进行拼接;所述延长杆两端均有接头;所述接头可以为快速接头,也可以为螺纹结构。
进一步,所述延长杆可以由钨钢、不锈钢、硬质合金中的一种制得。
进一步,所述出纱头可以为内部加工有曲线导纱结构的直管,可以为刚性弯管,也可以为柔性弯管。
进一步,所述出纱头的材质可以为陶瓷、红宝石、钨钢、不锈钢、聚四氟、金属波纹软管、pvc钢丝软管、塑料波纹软管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由于本发明采用进纱头、针体、延长杆、出纱头分别制造后再组装成织造针的制作方法,能有效降低加工难度,提高质量的稳定性,减少织造针的磨损,从而提高大型、复杂、厚实预制体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织造针1示意图;
图2为织造针2示意图;
图3为织造针3示意图;
1-进纱口;2-针体; 3-出纱头;4-延长杆;5-导纱口;6-主动送纱轮;7-压紧轮;8-驱动电机;9-支架;10-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5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