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6853.0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8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达;许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3 | 分类号: | H04L12/933;H04L12/771;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11409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路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案揭示一种网路装置,包含封包分类单元及封包处理单元,封包处理单元包含串联耦接的处理器,每一处理器包含储存单元及运算单元。资料封包由封包分类单元分成对应不同管线的封包型态。储存单元储存符合不同管线的特征值及操作资料,运算单元根据前级输出的资料封包(如分类后的资料封包)的封包型态、特征值及对应的操作资料运算资料封包。
技术领域
本案是有关于一种网路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混合式OpenFlow的网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最受欢迎的网路架构为软体定义网路(SDN),其核心技术OpenFlow网路架构可使管理者在不更动硬体装置的情况下,用程式重新规划网路,进而实现对网路流量的弹性控制。
尽管OpenFlow网路架构存在许多优点,然而对于管理者而言,传统网路交换器中仍然有部分既有功能难以被OpenFlow网路架构完全取代。因此,传统做法是将传统网路交换器中处理资料封包的管线(pipeline)与OpenFlow交换器的管线整合进同一网路交换器,亦即混合式OpenFlow交换器(OpenFlow-Hybrid switch)。
一般而言,传统网路与OpenFlow交换器的管线为两套独立运作的管线。因此,上述混合式OpenFlow交换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两套管线电路分别支援对资料封包做传统操作以及做OpenFlow操作。然而,两套流线电路将导致晶片面积大幅的增加,进而产生较大的功率损耗且提高晶片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案提供一种包含封包分类单元及封包处理单元的网路装置。封包分类单元接收资料封包,并将资料封包分类为对应于第一管线的第一封包型态或对应于第二管线的第二封包型态。封包处理单元包含串联耦接的复数处理器,每一处理器包含储存单元及运算单元,并接收前一级的输出资料封包。储存单元储存符合第一管线的第一特征值及对应的第一操作资料,以及储存符合第二管线的第二特征值及对应的第二操作资料。若前一级的输出资料封包符合第一特征值的至少一者,运算单元根据对应的第一操作资料运算输出资料封包;若资料封包符合第二特征值的至少一者,该运算单元根据对应的第二操作资料运算输出资料封包。
借由共用/复用储存单元可以有效节省电子装置的晶片面积,进而降低晶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网路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绘示的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绘示的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绘示的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绘示的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3D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中储存单元所储存的表列绘示的示意图;
图3E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中储存单元的主机路由部份所储存的表列绘示的示意图;及
图4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绘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网路装置
110:封包分类单元
120:封包处理单元
121~125:处理器
131~135:储存单元
131a,131b:储存器
131a1,131a2:区块
141~145:运算单元
301,305:表项存取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6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