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全海深的微生物原位自动化富集固定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7260.6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王勇;蔡笃思;高兆明;贺丽生;张艾群;高怀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34;C12M1/12;C12N11/00;C12N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陈欢 |
地址: | 572000***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全海深 微生物 原位 自动化 富集 固定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自动化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全海深的微生物原位自动化富集固定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深海科学微生物研究领域,如何获取原位样品是深海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年来对深海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研究,但仍旧存在诸多的不足,其中使用何种有效的采样手段以真实反应深海微生物的活性状态和基因表达状况便是主要问题之一。
相对于DNA分子,RNA却非常易于降解,其半衰期一般仅有几分钟,这对如何获取真实反映微生物原位表达活性的转录组数据构成极大挑战。对于深海微生物取样而言,常规手段是通过Niskin取样瓶采集海水样品,将样品收回到船上后进行过滤收集和固定处理,这种取样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从取样到回收至船上的时间间隔一般在几十分钟以上,该时间段将对微生物的转录组发生影响,另一方面,样品回收过程涉及压力、温度及溶氧量的极大变化,成为影响微生物转录组表达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所采集深海微生物样品无法真实反应其原位表达状况。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获取真实反映原位表达状态的转录组学样品成为科学家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全海深的微生物原位自动化富集固定装置,可以在不同深度对微生物进行富集,之后,在原位环境下对微生物进行固定,因此,保留了微生物的原位表达信息,防止了其在回收处理过程中生命信息的改变或丢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应用于全海深的微生物原位自动化富集固定装置,包括舱体、电子换向阀、动力泵、控制电路、滤膜舱以及试剂袋,试剂袋装有生物固定液,所述滤膜舱内安装有滤膜,所述舱体的一端设有供电串口,所述舱体另一端与所述滤膜舱固定连接,所述舱体内设有支架,所述电子换向阀、动力泵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子换向阀的入口通过管路并联连接所述试剂袋和所述舱体外部,所述电子换向阀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动力泵的入口,所述动力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滤膜舱,所述滤膜舱设有排水单向阀。
当取样结束后,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子换向阀关闭所述电子换向阀入口与所述舱体外部的海水通道,开启所述电子换向阀入口与所述试剂袋的生物固定液通道,所述动力泵将所述试剂袋中生物固定液抽入管路内,随着管路进入所述滤膜舱中,置换所述滤膜舱内的海水,对所述滤膜上的微生物进行固定。
优选地,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管路内流体的压力。
在所述动力泵的工作过程中,管路内流体的压力将会慢慢升高,当压力升到设定好的阈值,则所述控制电路将关闭所述动力泵,使管路内的压力降下来,当压力降到一个安全值时,所述控制电路重新开启所述动力泵。
优选地,还包括压力补偿油囊,所述压力补偿油囊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舱体内,所述舱体内、压力补偿油囊内装有油。
当所述舱体向海面下沉,随着深度的增加,所述压力补偿油囊受到海水压力作用,所述压力补偿油囊内的油被压入所述舱体内,以此平衡所述舱体外的海水压力。
优选地,所述滤膜舱通过螺纹与所述舱体连接,所述滤膜舱内设有若干滤膜支撑板,所述滤膜支撑板安装滤膜,每个所述滤膜支撑板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若干所述滤膜的过滤精度从远离所述排水单向阀到靠近所述排水单向阀的方向依次递增。
优选地,所述舱体的一端还设有管路单向阀,所述管路单向阀穿过所述舱体连接所述管路。
优选地,所述舱体的一端还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穿设于舱体上。
优选地,所述舱体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材质表面经过硬质阳极氧化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全海深的微生物原位自动化富集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深海中进行海水过滤作业,深海微生物过滤在滤膜舱的滤膜上。
2)待海水过滤作业结束后,采用生物固定液置换滤膜舱内的海水,对滤膜上富集的微生物进行固定。
上述固定方法可以实现固定微生物的RNA,获得生物原位信息,防止其回收过程中降解,所有操作实现自主无人自动化,在深海原位完成。应用不同大小的网眼滤膜,可以对大小不同的生物进行的富集、固定;也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应用不同的固定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7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