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网络下基于D2D通信机制的负载均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8264.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江帆;许腾驹;王蓉;孙长印;王现超;李晨碧;申斌艳;任豪;王弘林;程宇;张森;张彬;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H04W40/22;H04W52/24;H04W52/26;H04W52/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基于 d2d 通信 机制 负载 均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网络下基于D2D通信机制的负 载均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逐步普及多媒体业务及应用的快速发展,未来无限网络需要 处理的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下一代无线网络不会是某一种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多 种技术的相辅相成。异构网络可以实现不同接入技术的共存,在现有网络架构基础上提升 网络整体性能。基于宏小区基站(MacrocellBaseStation,MBS)提供整体覆盖的基础上、 通过架设一定数量、覆盖范围有限、低成本的微小区基站(FemtocellBase-Station,FBS) 提供小区内的热点覆盖可以减少覆盖盲区,提升边缘用户的体验。但是,微小区基站的引入 并不能解决异构网络下数据分布不均现象。
引入终端直连通信技术(Device-to-Device,D2D)进行辅助通信,可以实现数据从 高负载区域到低负载区域的转移,提升异构网络性能。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蜂窝与D2D共存 条件下,D2D到基站的负载转移最优中继选择算法,其不适应于复杂异构网络场景。还提出 了一种通过D2D,将满载大基站数据分流到周围空闲小基站的负载均衡策略,但是仅仅针对 了空闲微小区附近的新用户接入进行了研究,适用场景单一。基于以上两种负载均衡策略, 提出了一种引入D2D通信后的异构网络下的负载均衡方法。首先通过建立D2D中继链路将满 载宏小区基站下通信状态差的用户转接到空闲微小区基站进行通信,然后宏小区基站将频 谱资源重新分配给无法接入系统的用户。改善蜂窝用户体验的同时,使得更多小区边缘用 户可以接入系统。基于D2D的中继链路复用宏小区频段进行数据传输,会给宏小区用户带来 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下基于 D2D通信机制的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能够改善满载宏小区基站用户体验,降低能耗、减少 对使用相同频段用户的干扰,提升系统性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处于通信状态的蜂窝链路用户是否需要进行中继接入;
2)根据步骤1)中通信用户地理位置选定距离最近的微小区,并将通信用户信息发 送至该选定微小区,由该选定FBS判断能否提供中继接入,并选定中继用户;
3)选定FBS向选定的中继用户发送控制信息,准备建立连接;
4)MBS通过信道命令控制通信用户取消原蜂窝链路;
5)通信用户与中继用户接收相关信息后建立D2D中继通信,开始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通信用户向MBS提交位置信息和CQI,并判断通信用户的传输速率和发射功率信 息,当传输速率、发射功率的一个或两个信息同时低于门限值时,判断为需要进行中继接 入;
所述传输速率
所述发生功率
式中kTh为大于1的常数,由系统预先设定,为通信用户接入到满载基站MBS时传输所需发射功率,表示蜂窝用户在该位置正常接入MBS所需的平均发射功率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1)确定同一通信系统下用户正常通信条件:当一个MU和Fr个FBS同时使用频段RB (r)通信时,对应MBS、FBS和D2D接收端用户能在频段RB(r)上进行正常通信满足的约束条件 为:
任意用户发射功率不超过设备最大发射功率P0:Pf≤P0(6);
(2)确定通信用户选择中继链路所需发射功率:选定FBS随机分配空闲频段RB(r), (r∈Uf)设置为发送频段,根据通信用户最低速率要求信息,依次选择选定微小区内空闲用 户z作为中继,计算出通信用户和空闲用户z在频段RB(r)下所需发射功率;其中:1≤z≤Zf; 1≤r≤U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8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道分配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