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8534.3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新;胡胜伙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城县霞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0 | 分类号: | A23F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7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泡腾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为我国第一大茶类,它具有生津止渴、提神消疲、清热利尿等多 种生理功能,应用非常广泛,目前绿茶的饮用方式多为开水泡水冲饮,需 要有开水,并且需要长时间浸泡,不适合即时、快速地饮用,而且绿茶的 贮存期较短,贮存条件比较苛刻,携带不便。
甘草梢是甘草根的末梢部分或细小根,它具有泻火解毒、利尿通淋等 功效,自古就有用于煎汤或泡茶饮的记载。功劳木叶是冬青科植物枸骨的 叶,具有清虚热、益肝肾、祛风湿等功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常见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茶泡腾片,本发明不仅克服了绿茶饮用、 贮存、携带不便的缺陷,同时还具有口感好,溶解迅速,澄清度好等优点, 本发明还具有提神消疲、清热利尿等保健功效。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绿茶泡腾片,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
所述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提取物是将红茶、桂皮、杜仲叶一起用 水提取后得到的干燥物,所述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的重量比为 20~30∶1~5∶1~5。
优选地,所述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的重量比为26∶2∶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 将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粉粹成粗粉,加入10~15倍重量的水,加热到 80~90℃温浸2~6小时,过滤,将滤液在65℃以下进行真空浓缩、干燥,粉 粹成细粉,即得。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甘露醇或乳糖。
优选地,所述酸剂为酒石酸。
优选地,所述碱剂为碳酸氢钠。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聚乙二醇4000。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半的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提取物与全部的酸剂混匀,然后 再加入一半的填充剂,混匀,用50~70%的乙醇水溶液制粒,干燥;
2)将剩下的一半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提取物与全部的碱剂混匀, 然后再加入剩下的一半填充剂,混匀,用水制粒,干燥;
3)将步骤1)和步骤2)的干燥颗粒混合,加入甜味剂、润滑剂,混 匀后压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配伍,制得的泡腾片具有更好的 生津清热、提神消疲、清热利尿等保健功效。
2)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的味道相互协调,饮用时不仅具有绿茶的 口感,而且具有淡淡的药味清香,色泽碧绿,清亮透明,综合感官更接近 于新茶,且三者比例合适,服用时口感恰好不苦、不涩、不腻,能满足大 部分人群的饮用需求。
3)本发明制得的泡腾片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可在1分钟以内完全溶解, 在冷水中可于2分钟以内完全溶解,因此可以即时、快速地饮用,与现有 的绿茶冲泡方式相比更加方便。
4)稳定性好,密闭包装后可在室温条件下贮存2年以上,而普通绿茶 通常需贮存在冰箱内,且一年以上容易变陈。
5)溶解时散发大量气泡,溶液澄清度好,饮用方式新颖,消费者更加 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绿茶泡腾片,它由以下成分组成:
所述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绿茶、甘草梢、 功劳木叶粉粹成粗粉,加入12倍重量的水,加热到85℃温浸4小时,过滤, 将滤液在60℃进行真空浓缩、干燥,粉粹成细粉,即得。所述绿茶、甘草 梢、功劳木叶的重量比为26∶2∶3。
所述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是:
1)将90g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提取物与250g酒石酸混匀,然后 再加入125乳糖,混匀,用重量浓度为60%的乙醇水溶液制粒,干燥;
2)将90g绿茶、甘草梢、功劳木叶提取物与300g碳酸氢钠混匀,然 后再加入125乳糖,混匀,用水制粒,干燥;
3)将步骤1)和步骤2)的干燥颗粒混合,加入10g阿斯巴甜、10g聚 乙二醇4000,混匀后压片,每片重1g,共压制成1000片。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城县霞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城县霞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8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蒙花玫瑰粗粮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消食养胃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