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油田自动收球计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8717.5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邱奇;李永长;李永清;于志刚;李明江;张春涛;程世东;于世春;邱亮;黄天虎;李珍;吴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1/274 | 分类号: | G06M1/27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霍尔 效应 油田 自动 计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油田增压站、接转站、集油站使用的,用于改造自动接收输油管线内壁清蜡、清淤或解堵清管球收球装置,能准确提示收球及收球数的收球计数器及清管球,具体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油田自动收球计数方法。
背景技术
含蜡原油举升至地面后,受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集油管线蜡晶析出,粘附在管壁上,导致集油管线流动能力直线下降,油井回压上升,甚至堵塞管线,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此时需要从井口端发出清管球,清除其内壁附着的蜡、垢等物,保持管线过物顺畅,节约动力源。有发球就需收球,需在管线末端(一般在增压站、接转站、集油站内)设置收球装置,收集上游发送的清管器,以保证后续流程及设备正常运行。
目前大多数油田主要采取人工收球的方法,收集上游各集油管线来的清管球,人工收球需倒换流程,多次开阀关阀,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容易误操作,且倒流程时可能有清管球成为漏网之鱼。同时油田也使用了一些自动收球装置,用于集油管线投球清蜡后,在管线末端自动收取清管球用,能与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实现集油管线投球清蜡自动收球,接收传感器通过振动波提示收球,但是有时大的蜡块或异物通过球形阀时也会误认为收到球,导致误报计数不准的情况发生,致使现场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准确获知收球信息并合理安排原油生产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符合油田现场增压站、接转站、集油站内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克服现有站内自动收球装置,误报收球,收球计数不准,致使现场人员不能第一时间获知准确收球信息的问题,利用内部植有金属体的清管球在管内的运动,通过连接油田自动收球装置的基于霍尔原理的收球计数器,实现准确提示收球、收球计数的目的。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油田自动收球计数方法,该方法利用内部植有金属体的清管球在通过设有霍尔开关传感器及构建有磁场的收球计数装置时,会切割磁场中的磁感线,同时霍尔开关传感器会将磁场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计数。
上述收球计数装置包括和自动收球装置对接并通过所述清管球的绝缘管道,该绝缘管道的左侧位于管道外部设有磁铁,绝缘管道的右侧位于管道外部设有霍尔开关传感器。
上述磁铁为永久磁铁,且磁铁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上述磁铁的形状为条状的长方体,且其与绝缘管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上述磁铁与霍尔开关传感器横向分布于绝缘管道的左右两侧。
上述磁铁的右端面与绝缘管道的左侧表面的最近距离≤5mm。
上述清管球内部所植的金属体为铜、铝或者银材料制成。
上述金属体为金属线圈,该金属线圈依清管球的球心为中心环绕于清管球内部。
上述绝缘管道的内径与清管球直径之差△Φ的范围为:2mm≤△Φ≤8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利用特殊清管球切割磁场磁感线,原理简单,计数准确,安全高效。
(2)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收球计数不准确的各类自动收球装置。
(3)装置工作时,安全环保,无噪音污染。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2本发明提供的清管球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霍尔开关传感器;2、绝缘管道;3、磁铁;4、清管球;5、金属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油田自动收球计数方法,该方法利用内部植有金属体的清管球4在通过设有霍尔开关传感器1及构建有磁场的收球计数装置时,会切割磁场中的磁感线,同时霍尔开关传感器1会将磁场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计数。
本发明在自动收球装置收球过程中,利用植入少量金属的清管球,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当特殊清管球通过构建磁场时,会切割磁场中的磁感线,霍尔开关传感器会将这种轻微的磁场变化记录下来,从而准确提示收球、收球计数。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收球计数装置包括和自动收球装置对接并通过所述清管球4的绝缘管道2,该绝缘管道2的左侧位于管道外部设有磁铁3,绝缘管道2的右侧位于管道外部设有霍尔开关传感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8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