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LTE-U基站及其通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8978.7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8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俞忠兴;陈国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4 | 分类号: | H04W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彦君;吴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lte 基站 及其 通信 方法 | ||
终端、LTE‑U基站及其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所述LTE‑U基站发送的通信数据请求信号时,判断5GHz频段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当确认5GHz频段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时,向使用5GHz的网络节点广播发送工作状态信号,并且向所述LTE‑U基站发送包括空闲状态信息的应答信号,以通知所述LTE‑U基站开始传输通信数据;当完成接收所述LTE‑U基站通过5GHz频段发送的通信数据时,向所述LTE‑U基站发送确认信号,以告知所述LTE‑U基站所述通信数据已被接收。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避免LTE‑U基站与使用5GHz频段的网络节点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终端、LTE-U基站及其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数据量的爆发,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术在原有授权的频带上,承载的数据越来越拥挤。而未授权频带上的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unlicensed,LTE-U)是一种在5GHz的未授权频段上直接运行LTE的通信技术,由于其能够使用5GHz附近大约500M免费的、不需要授权的频带,故备受业界的注目。在有多个AP存在的空口环境中,通常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方案确保LTE-U的基站与多个AP可以共同使用5GHz的频段进行通信。
目前,采用提前沟通(Listen-Before-Talk,LBT)的机制实现TDD的方案,即与终端通过WIFI连接的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AP)在向所述终端发送通信数据之前,先检测是否有LTE-U的基站在占用5GHz的频段向所述终端发送通信数据,当有LTE-U的基站在占用5GHz的频段向所述终端发送通信数据时,不发送通信数据,当没有LTE-U的基站在占用5GHz的频段向所述终端发送通信数据时,开始发送通信数据。
但是,在采用TDD方案时,利用上述机制,会造成LTE-U基站与AP之间信号互相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在采用TDD方案时,如何避免LTE-U基站与使用5GHz的网络节点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与LTE-U基站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LTE-U基站发送的通信数据请求信号时,判断5GHz频段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其中:所述通信数据请求信号包括发送通信数据需要占用5GHz频段的时长;
当确认5GHz频段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时,向使用5GHz的网络节点广播发送工作状态信号,并且向所述LTE-U基站发送包括空闲状态信息的应答信号,以通知所述LTE-U基站开始传输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空闲状态信息表示5GHz频段处于空闲状态,所述工作状态信号中包括占用所述5GHz频段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占用时长;
当完成接收所述LTE-U基站通过5GHz频段发送的通信数据时,向所述LTE-U基站发送确认信号,以告知所述LTE-U基站所述通信数据已被接收。
可选地,所述网络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节点:AP、LTE-U基站。
可选地,通过LTE授权频段与所述LTE-U基站进行通信。
可选地,所述占用所述5GHz频段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自身的物理地址。
可选地,通过5GHz频段与所述LTE-U基站进行通信。
可选地,所述占用所述5GHz频段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LTE-U基站的物理地址。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认5GHz频段处于繁忙状态时,通过所述LTE授权频段向所述LTE-U基站发送繁忙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8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账号登陆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网络安全防护架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