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9686.5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李伟;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5/036 | 分类号: | C23G5/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罗攀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梧桐 提取物 金属表面 清洁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剂,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 洁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铜工艺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铜材进行表面清洁,这是由于铜材在 生产以及销售运输过程中,往往会被外来的物质污染,如生产中的机油,运 输过程中的灰尘等等,由此使得在铜材的表面形成一层密实的污垢层。该污 垢层不仅影响了铜材表面的过亮度,同时长时间存在也会造成铜材的腐蚀。 因此,在铜工艺品的加工过程中,必须对铜材进行有效地清洁以提高制得的 铜工艺品的品相。
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琳琅满目的清洁剂,但是这些清洁剂针对长时间 放置的铜材的清洁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制得的铜工艺品的品相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及其制 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具有优异的清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 洁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梧桐皮、纳米竹炭灰和有机溶剂混合并进行热处理,然后过滤取 滤液;
2)将滤液、季铵盐、松油醇、纳米膨胀蛭石、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 酸、叶绿酸铜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甘油、磺胺嘧啶、吡咯烷酮、三丙二 醇丁醚和乙醇混合以制得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洁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洁剂,该金属表面 清洁剂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而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首先通过纳米竹炭灰和有机溶剂对梧桐皮进 行提取以制得提取物,然后利用提取物季铵盐、松油醇、纳米膨胀蛭石、双 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叶绿酸铜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甘油、磺胺嘧啶、 吡咯烷酮、三丙二醇丁醚和乙醇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金属表面清洁剂 对金属表面具有优异的清洁能力。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包 括:
1)将梧桐皮、纳米竹炭灰和有机溶剂混合并进行热处理,然后过滤取 滤液;
2)将滤液、季铵盐、松油醇、纳米膨胀蛭石、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 酸、叶绿酸铜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甘油、磺胺嘧啶、吡咯烷酮、三丙二 醇丁醚和乙醇混合以制得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洁剂。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各物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 是制得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具有更优异的清洁效果,优选地,在步骤1)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梧桐皮,纳米竹炭灰的用量为30-40重量份,有机溶剂 的用量为300-5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热处理的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 是制得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具有更优异的清洁效果,优选地,在步骤1)中, 热处理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热处理温度为180-200℃,热处理时间为3-5h。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有机溶剂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 但是为是制得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具有更优异的清洁效果,优选地,在步骤1) 中,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石油醚、环己醇、乙烯乙二醇醚和三乙醇胺中的一 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纳米竹炭灰的粒径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 是为是制得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具有更优异的清洁效果,优选地,在步骤1) 中,纳米竹炭灰的粒径为5-10nm。
在本发明的步骤2)中,各物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 是制得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具有更优异的清洁效果,优选地,在步骤2)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滤液,季铵盐的用量为3-5重量份,松油醇的用量为33-40 重量份,纳米膨胀蛭石的用量为0.8-2重量份,双乙酸钠的用量为1.8-3.5重 量份,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为4-8重量份,叶绿酸铜钠的用量为10-12重量 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用量为2-4重量份,甘油的用量为16-20重量份, 磺胺嘧啶的用量为4-9重量份,吡咯烷酮的用量为4-11重量份,三丙二醇丁 醚的用量为35-46重量份,乙醇的用量为150-20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未经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9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