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在分离和去毒化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离子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0594.9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董珍;杜纪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理水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26;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437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吡啶 功能 树脂 分离 毒化 电镀 水中 六价铬 离子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在分离和去毒化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离子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电镀废水调节至酸性;在上述电镀废水中,加入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对剧毒六价铬离子进行吸附;吸附完毕后,采用淋洗液淋洗吸附在树脂上的铬,同时实现剧毒六价铬离子的分离浓缩和去毒化。本发明的应用方法简单,操作易行,能解决相分离困难及溶剂损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毒六价铬元素的分离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对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离子进行分离和去毒化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铬广泛地应用与不同的工业领域如冶金,皮革和电镀行业。金属铬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伤害。众所周知,六价铬对人体器官有高活性和高毒性,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饮用水中六价铬的浓度不能高于0.05ppm。因此,从工业废水尤其是电镀废水中分离去除六价铬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目前,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pH~2),将有毒可溶的六价铬还原为低毒的三价铬,然后调节溶液至碱性(pH 9~10),使三价铬转化为不溶的沉淀。然而这种方法只适合高浓缩的工业废水,且还容易产生大量的化学泥浆。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含铬溶液仍然不能满足WHO的排放要求,因此膜过滤、电解法和吸附法被开发用来处理低浓度含铬电镀废水。其中吸附法被认为是最简单易行,高效经济的方法,尤其是对于低浓度的六价铬展现出有利的优势。目前,已报道的吸附六价铬的树脂多为阴离子交换树脂,一方面对六价铬没有选择性,另一方面不能同时直接实现吸附六价铬且将六价铬转化为低毒的三价铬从而实现去毒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在分离和去毒化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离子方面的应用。其应用方法简单,选择性好,操作易行。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在分离和去毒化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离子方面的应用。
上述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由高分子基材表面改性后得到;其中,所述高分子基材选自结晶度为30%以上的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聚丙烯或聚酰胺中任一种;表面改性方法为辐射接枝或化学接枝法,通过先将环氧基团接枝到高分子基材表面,然后再环氧开环反应导入2-氨甲基吡啶单体进行改性;其结构用下式表示:
上述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为球状材料,平均粒径在300~400微米之间。
本发明采用的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的制备方法可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689802A)。本发明合成的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与目前的商业树脂不同,功能团主要集中在树脂球的表面,功能单体的密度大,因此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另外,本发明的树脂引入了氨基和羟基基团,一方面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质子化,变成正离子中心,可以对六价铬阳离子物种进行静电吸附,另一方面这些基团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强氧化性的六价铬成为三价铬,从而实现去毒化。
本发明应用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进行分离和去毒化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离子的方法如下:
1)将电镀废水用酸调节pH至酸性;
2)吸附工程:在酸化后电镀废水中,加入2-氨甲基吡啶功能化的树脂,对六价铬离子进行吸附;
3)淋洗工程:吸附完毕后,采用淋洗液淋洗吸附在树脂上的六价铬,实现剧毒六价铬离子的回收富集。
上述步骤1)中,所述酸为0.01mol/L-5mol/L的盐酸。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淋洗液为浓度为1mol/L-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理水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理水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0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湖泊水中氮、磷离子吸附装置及其吸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护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