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导伞开伞弹簧的缝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0709.4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奕锋;张洪强;张宇航;史丽珍;解家辉;方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青铜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64 | 分类号: | B64D17/64;B64D17/7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4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伞开伞 弹簧 缝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落伞领域,具体涉及到的是一种引导伞开伞弹簧的缝制 方法。
背景技术
引导伞的功用是将伞系统从伞包或伞箱中拉出、拉直包装主伞的伞衣 套,最终将伞衣套从伞衣上拉脱,使主伞处于良好的充气状态。引导伞工 作的好坏,对主伞是否能顺利工作有较大影响。
引导伞形式有很多种,按其结构特点,目前常采用三类:软质带中心 绳引导伞、软质不带中心绳引导伞和弹簧骨架式引导伞。弹簧骨架式引导 伞是在伞上缝制有弹簧,在伞包开伞时,弹簧的弹力将这种伞弹离伞包, 进入气流。
现在常用的是十字形弹簧骨架引导伞、锥形弹簧骨架引导伞以及球形 弹簧骨架引导伞。这些弹簧骨架均具有在包装时能压成一个平面的特点, 以便开伞时弹力势能释放出来加快开伞。但是,这种伞的缺点就是结构复 杂,工艺性差,体积、重量也比相应的软质引导伞大。
锥形弹簧引导伞在缝制时,由于要将弹簧缝制到锥形弹簧保护套里面, 要求弹簧保护套与弹簧要完全贴合,保证使用性能和外观要求。在缝制过 程中,由于锥形弹簧的外形干扰,要达到最终与保护布的紧贴,操作起来 十分复杂与困难,产品经常出现保护布底边折边尺寸不能保证,距边超差 的问题;还会对后期缝加强带的预留空间形成干涉,造成加强带距边尺寸 也出现超差的问题。以上问题常常导致最终产品质量和外观无法达到设计 要求,出现产品超差或报废的情况,严重时还影响产品按时交付。
为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引导伞开伞弹簧的缝制方法或者装置,使得 引导开伞弹簧的缝制过程简单易于操作,且质量和外形均能满足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导伞开伞 弹簧的缝制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开伞弹簧在缝制前处于一定的压缩状态, 防止锥形弹簧干扰弹簧保护套与底部围布缝合,相应也给后期缝加强带预 留了空间,按照本发明方法可轻易将锥形弹簧缝制到弹簧保护套中,簧保 护套与弹簧要完全贴合,且不会产弹簧保护套底边折边尺寸不能保证,距 边超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引导伞开伞弹 簧的缝制方法,用于将锥形弹簧缝制在锥形弹簧保护套和底部围布围成的 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锥形弹簧保护套与锥形弹簧的锥尖固定,接着压缩锥形弹簧 的大端,将锥形弹簧压缩至自然伸长状态下长度的3/5~4/5,然后采用光 滑锦丝绳的两端分别将弹簧大端的第一圈至第三圈的直径两端系紧固定;
S2:将光滑锦丝绳中间段对折,将对折端穿出底部围布的中心孔,并 在对折端系上固定物,以防止对折端窜入回到锥形弹簧保护套内部;
S3:将锥形弹簧保护套的大端与底部围布缝合成整体;
S4:从所述对折端解除光滑锦丝绳,使锥形弹簧弹开。
以上发明构思中,采用光滑锦丝绳的两端分别将弹簧大端的第一圈至 第三圈的直径两端系紧固定,使得开伞弹簧在缝制前处于一定的压缩状态, 从而能减少锥形弹簧缝制时对缝合过程的干扰,使弹簧保护套缝制有充分 的余量空间,保证保护布与底部围布缝合时的尺寸,相应也能保证后期加 强带的缝制具有预留空间,能使加强带的缝制满足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光滑锦丝绳对折后的长度为锥形弹簧自然伸长状态下 长度的1.5倍~2倍。光滑锦丝绳有适合的长度时,能保证拉扯光滑锦丝绳 对折端后,靠弹簧的弹力作用,光滑锦丝绳与弹簧完全脱离。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光滑锦丝绳的两端分别将弹簧大端的第一圈至 第三圈的直径两端系紧固定时,采用活结方式系紧固定,以保证拉扯光滑 锦丝绳对折端时,能将光滑锦丝绳两端头的活结拉开。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固定物为软质轻便横条状物体或者软质轻 便圆团状物体,譬如为软布、软质泡沫塑料等等。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 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青铜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青铜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0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滤膜锁合组件的锁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层承压壳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