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1020.3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威;石可重;杨坤;徐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机 叶片 尾缘粘接 缺陷 无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探伤开展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缺陷检测,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过程中存在的结构胶缺胶缺陷。该方法以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将缺陷区域的信号与无缺陷区域的信号做出明显区分,直观有效地对缺陷进行识别。该方法提出了缺陷识别准则,涵盖了从检测前叶片准备、设备准备到检测实施的全过程。本发明填补了针对风力机叶片尾缘部位粘接缺陷进行无损检测的空白,具有缺陷信号与无缺陷信号的对比直观明显、基于超声波传播机理提出的检测方法有效、检测效率高等明显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行业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仍处在风力发电高速发展的时期。风力机的寿命和安全性影响着风电利用和发展的脚步,是风能利用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风力机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基础和关键的部件,其寿命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整个风电机组的寿命和安全状况。在风力机叶片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生产工艺和运行工况导致叶片内部复合材料和结构产生损伤。损伤的存在会在叶片运行过程中复杂交变载荷的影响下进一步扩展,造成局部薄弱区,并最终降低叶片的寿命和运行安全性。
为使风力机叶片的寿命和安全性得到保障,有必要对其开展损伤和故障的诊断。这些风力机叶片内部的缺陷是无法通过常规质检、日常维护被发现出来的。无损检测是一种不破坏物体结构,发现物体内部缺陷损伤的检测手段,可以应用于风力机叶片中对其内部损伤进行探寻,以保障风力机叶片乃至整个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寿命。
目前大型风力机叶片主要采用组装方式制造,叶片的吸力面和压力面是先期分别制作的,在将吸力面和压力面合模的过程中,通过结构胶的粘接固化连接在一起。叶片合模前尾缘部位的结构胶事先铺到位,铺胶时在结构胶内部可能存在空腔形成缺胶,在合模过程中,人为可干预的程度大大降低,尾缘吸力面与压力面之间也可能存在结构胶没有填充的情况。在实际的风力机叶片损伤情形中,已有很多叶片已经存在尾缘结构胶开裂的现象。因此在叶片挂机前对其开展无损检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专利所提供方法,就是针对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缺陷的无损检测需求所发明的,通过一套完整的检测准备工作及检测实施过程,并结合提出的缺陷判定准则,识别风力机叶片尾缘存在的粘接缺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风力机叶片尾缘的两个表面是不平行的,以往在利用常规超声无损检测对这样的对象是不方便开展检测的,需要有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对风力机尾缘部位粘接缺陷的信号进行识别,并提供完整的检测流程,对风电叶片尾缘粘接缺陷进行有效的判定。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声波探伤手段,对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情况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风力机叶片尾缘粘接缺陷。该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如下:
1)进行检测前叶片准备,需要明确叶片不同位置尾缘的设计宽度,并在叶片压力面或吸力面标注出尾缘的宽度,在检测过程中只对该标注出的部分开展检测,不受区域外信号的干扰。
2)进行检测前设备准备,制作与被测尾缘粘接所用结构胶材料一致的结构胶标准试件,并使用该标准试件对超声探伤设备进行校准。
3)使用步骤2)中校准后的超声探伤设备以一定规律的扫查路径快速对步骤1)中标注出的尾缘位置开展扫查,其中一定规律的扫查线路可以是弦向折返或者展向折返等。
4)检测过程中对缺陷的判别理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