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变压器高压浇注体及浇注其分接端子的浇注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1062.7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周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吉能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R43/16;B29C3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高压 浇注 端子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的高压浇注体以及浇注其分接端子的浇注工装。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的高压浇注体包裹在高压导线的外周,是在真空状态下用环氧树脂浇注在高压线圈外。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干式变压器的高压浇注体截面图,包括有高压浇注本体10,包裹于高压浇注本体10内的高压导线11,高压浇注本体10分接一侧具有凸台面12,该凸台面12上设置有分接端子14。同时该凸台面12与高压浇注本体10之间具有一个转角13,然而该转角13处在低温状态下容易造成开裂,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增加短切毡,因短切毡为玻璃纤维,容易造成操作工皮肤病。
进一步的是,在三相干式变压器上,每组高压线圈的上部和下部均分布有头尾接线端子,在中部分布有一组分接端子。其中分接端子先要经过浇注环氧树脂,然后再设置在凸台面12上,内连高压线圈,外连铜排。图2中示出了传统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的浇注工装使用状态图,包括工装本体20,工装本体20上开设有槽口21,分接端子22插接于该槽口21内,且底部设置有密封垫圈23,然后利用一个从工装本体20背侧穿入的螺栓24将分接端子22固定于槽口21内,固定后往槽口21浇注环氧树脂。待环氧树脂干后就完成了分接端子的浇注。其中图2中,分接端子22上端面22a在应用到高压浇注体时是通过导线25连接内部高压线圈,下端面22b在应用到高压浇注体时是连接外部铜排。然而密封垫圈23在加压和加热后易受压变形,树脂渗漏,造成浇注出来的分接端子下端面22b出现歪斜,因此使得分接端子22在与外部铜排25接触时会出现接触不良,容易造成短路故障。同时由于浇注完成的分接端子下端面22b没有凸出一部分,是完全被环氧树脂所包围的(可参见图1),因此在连接外部铜排时不好操作,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浇注工装,该浇注工装没有采用传统的密封垫圈避免了浇注完成的分接端子出现端面歪斜的现象,同时开设有定位分接端子的定位槽,使得浇注完成的分接端子位于定位槽的部分基本没有浇注绝缘的环氧树脂,因此可有效保证与外部铜排的良好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了上述浇注工装浇注出的分接端子的高压浇注体,该高压浇注体除了与外部铜排连接更加方便、接触更加良好外,还很好的解决了凸台面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浇注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上开设有供分接端子插入的槽口,所述工装本体在槽口底部开设有定位分接端子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工装本体的背侧之间还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当待浇注的分接端子插入所述槽口时,底部被定位槽定位且与从工装本体背侧穿入的紧固螺栓紧密连接,所述槽口与分接端子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环氧树脂填料。
进一步的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浇注工装浇注出的分接端子的干式变压器高压浇注体,其包括高压浇注本体,所述高压浇注本体分接一侧具有凸台面,并在所述凸台面上设置所述分接端子,所述凸台面是由高压浇注本体分接一侧平滑向外延伸所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浇注工装没有采用传统的密封垫圈,而是巧妙利用了分接端子的铜材特性,市面上的分接端子基本为铜材,而铜材具有良好的韧忍性,且强度不高,因此当分接端子插入工装本体的定位槽时,直接将紧固螺栓拧紧即可将分接端子的底端面(连接外部铜排的端面)紧紧地抵至工装本体的定位槽中,保证浇注时不会渗漏树脂,从而完全避免浇注完成的分接端子出现端面歪斜的现象;而且定位槽的设计,可以使浇注完成的分接端子位于定位槽的部分基本没有浇注绝缘的环氧树脂,因此在应用到高压浇注体上时可以有效保证与外部铜排的良好接触。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干式变压器高压浇注体还将凸台面与高压浇注本体之间设置成平滑过渡避免了传统的转角,因此在不增加任何材料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干式变压器高压浇注体凸台面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干式变压器的高压浇注体截面图;
图2为传统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的浇注工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的浇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的浇注工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干式变压器的高压浇注体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吉能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吉能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