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地负极式地下空间电渗透防渗防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1081.X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档良;刘洪华;曲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地 负极 地下 空间 渗透 防渗 防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地下工程防潮、防渗(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地下室防潮、 防渗的大地负极式地下空间电渗透防渗防潮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电渗透技术是近几年地下工程防渗、防潮的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新建工程或者未 完成装修装饰的在建工程中。但现用技术中因存需要将正极材料材料布设在隔离墙体内,使 用多个电极材料量较多,施工复杂、工程造价高等方面的问题,由于需要开槽埋线布设正极 材料,然后钻透墙板至岩土体埋设负极,因此对于已经完成装修的工程,需要对已装修部分 进行拆除,才能完成电极的铺设,尤其是对于铺设瓷砖或者大理石的地下空间,主要存在以 下问题:
(1)拆除已有瓷砖、大理石等装修材料,处理成本高、维修费用贵,对整个工程活动来 讲,也是极大的浪费;
(2)目前国内所使用的电渗透仪,主要来自挪威,价格昂贵,1万-2万/台;
(3)需要铺设大量的电极材料,工程造价高;
(4)需要在混凝土墙面或者地面,钻孔安装大量的负极,施工难度大切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不需要破坏已有装 修的工程,就可以进行电渗透处理的大地负极式地下空间电渗透防渗防潮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大地负极式地下空间电渗透防渗防潮方法,包括在岩/土体隔 离的接地墙体上间隔钻孔,在每个钻孔内布设有正极材料,与大地负极区形成闭合电路,用 导线在每个钻孔内的正极材料上连接一个整流稳流的转换器,将220V交流电通过转换器输 出整流,转换为直流转换器给正极材料,使得接地墙体与被整流的正极材料接触,电流由供 电转换器,经正极材料流过,到达正极材料区的接地墙体,最终流向岩/土体的负极区,接地 墙体中的水分子通过接触到带正电的墙体,被带到负极区,从而使接地墙体的墙面保持干燥; 同时,岩/土体中的自由水在正负极电场的作用下被迁移到负极区,实现了防渗防潮。
所述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0-36V,电流为0-2A。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220V交流电通过整流,使得接地墙体与被 整流的正极材料接触,形成正极材料端,与大地本来具有的负极特性,形成闭合回路正负极 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一方面空气中的水分子通过接触到带正电的墙体,被带到负极端, 正极材料端的墙面被干燥,达到防潮的目的;另一方面,岩土体中的自由水在正负极电场的 作用下被迁移到负极端,达到防渗的目的。原有的电渗透技术需要对整个处理空间全面铺设 电极,形成一个完整回路。而本发明每一个点形成一个回路,一个单点可以处理的面积可达 到10~20m2,整体造价低,不需要专门设置负极,不再需要进口的电渗透仪器,造价是原来 电渗透工程造价的1/5。其结构简单,便于施工,不需要拆除已有工程材料,也不需要埋线布 设正负极,不仅降低了造价,而且施工简单,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渗透水分子迁移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大地负极式电渗透防渗、防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2-转换器,3-正极材料,4-负极区,5-接地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大地负极式地下空间电渗透防渗防潮方法,包括在岩/土体隔离的接地墙体5上 间隔钻孔,在每个钻孔内布设有正极材料3,所述的正极材料3由耐电化学腐蚀性强且导电 性能好的导电材料碳棒、钛丝或导电塑料制成,包括镀铜钛棒、钛管、塑料电极或其他导电 性材料。与大地负极区4形成闭合电路,用导线在每个钻孔内的正极材料3上连接一个整流 稳流的转换器2,所述转换器2的输出电压为0-36V,电流0-2A。输入为电压为220v的交流 电,通过整流转换器2转换为直流电流给正极材料3,使得接地墙体与被整流的正极材料3 接触,电流由供电电源1输出,供电电源1由220V交流电源、脉冲整流控制、脉冲稳流系 统组成;经正极材料3流过,到达正极材料区的接地墙体5,最终流向岩/土体的负极区4, 接地墙体5中的水分子通过接触到带正电的墙体,被带到负极区4,从而使接地墙体5的墙 面保持干燥;同时,岩/土体中的自由水在正负极电场的作用下被迁移到负极区4,实现了防 渗防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