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方法及其构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1179.5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锁;袁志明;苏俊峰;史经新;华家;闫涛;张文林;黄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孙雅静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筑物 地表水 斜管沉淀池 去除 溶解 微小气泡 协同 喀斯特地区 网格絮凝池 反应沉淀 基建费用 水垢去除 煮沸 沉淀的 反应段 刮渣机 集渣槽 曝气池 曝气头 池体 出水 加酸 减小 结垢 水中 黏附 盐酸 沉淀 水面 | ||
1.一种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絮凝反应区(1)、沉淀区(2)、加酸反应区(3)和曝气吹脱区(4);
待处理地表水依次经过絮凝反应区(1)和沉淀区(2)后将待处理地表水中的部分浊质去除,之后将去除部分浊质的地表水在加酸反应区(3) 内与酸混合使地表水中的HCO3-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最后再将含有CO2气体的地表水在曝气吹脱区(4)曝气吹脱去除地表水中的CO2气体和未除去的浊质;
所述的絮凝反应区(1)包括以网格形式设置的多个絮凝池(11),絮凝池(11)的底部与排泥管(12)连通,相邻的絮凝池(11)以第一出水口(13)连通且相邻的絮凝池(11)上的第一出水口(13)的设置高度不同,沿水流方向絮凝池(11)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与沉淀区(2)相邻的絮凝池(11)底部设置第一穿孔花墙(14)连通絮凝反应区(1)和沉淀区(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区(2)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指型槽(21)和斜管(23),水沿斜管(23)从下向上流动,实现泥水分离,指型槽(21)的作用为收集处理后的清水;
沉淀池底部与排泥管(12)连通,沉淀池顶部与加酸反应区(3)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管(23)长度为1m,斜管(23)的倾斜角为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酸反应区包括加酸反应池,加酸反应池的水面下设置加酸管(31),在加酸管(31)下方的池体内壁上水平交替设置多个隔板(32),在隔板(32)下方的池体壁上设置第二穿孔花墙(33),第二穿孔花墙(33)连通加酸反应池与曝气吹脱区(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隔板(32)的竖向间距为0.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吹脱区(4)包括曝气吹脱池,在曝气吹脱池靠近加酸反应区(3)的池顶设置集渣槽(41),曝气吹脱池的池底设置曝气装置,曝气后的水流由远离集渣槽(41)的方向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协同去除地表水中浊质和暂时硬度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43),以垂直于曝气主管(43)的方向设置多个曝气支管(45),曝气支管(45)上设置多个曝气盘(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1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