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铅芯钢管U形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1477.4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强;王雪剑;温佳年;贾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管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工程中设置于桥墩与梁板间 的构件或建筑结构中的一种新型铅芯钢管U形阻尼器。
背景技术
地震多发带或者抗震等级较高的地区,隔震系统,例如橡胶隔震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 等被引入工程用来减小地震作用力。尽管隔震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小地震作用力,保护梁、柱 等构件不被破坏,但是,由于隔震系统其较小的横向刚度而产生较大位移,耗散地震能量有 限,因此,在具有隔震系统的结构上安装阻尼器可以有效耗散能量。
常见的阻尼器有粘滞型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等。粘滞型阻尼器以及磁流 变阻尼器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二者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粘滞型阻尼器 和磁流变阻尼器耐久性均较差;此外,磁流变阻尼器还容易发生液体泄漏。金属阻尼器作为 减震耗能的一种被动控制方式,因其具有简明性、低消耗、可以更换等优良特性,在工程中 应用较多,且效果良好。
许多金属阻尼器,例如剪切钢板阻尼器以及钢或组合构件的防屈曲支撑形式,在建筑结 构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一定的限制性,这些金属阻尼器不能在桥梁工程中应用。例如,剪 切钢板阻尼器的回复力较小,而防屈曲支撑形式的阻尼器则承受大变形能力较差,都不能应 用在桥梁结构中。此外,在建筑结构的应用中,金属阻尼器的刚度也是关键因素,若是刚度 不够,则会导致在严重地震力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过大以及产生P-Δ效应。
本发明利用软钢平面外屈服以及铅的变形实现双重耗能机制,且相比较其他的平面外屈 服型的金属阻尼器,例如钢管阻尼器,U形阻尼器等,具有刚度大,变形较大,耗能大的优 良特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调整铅芯填充钢管的个数,以针对不同工程需求, 达到经济效益优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不同金属的耗能机制,结合不同金属阻尼器运动方式的新型 阻尼器设计,提高了金属阻尼器减震耗能的综合能力。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为:一种新型铅芯钢管U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主要由 上盖板(1)、下盖板(2)、U形金属板、铅芯填充钢管、连接螺栓组成。
上盖板(1)、下盖板(2)均是金属板,金属板作为长方体,上盖板(1)、下盖板(2) 上下平行,上盖板(1)、下盖板(2)平行的空隙之间是耗能构件,
耗能构件由左U形金属板(3)、右U形金属板(4)以及位于左U形金属板(3)和右 U形金属板(4)之间的铅芯填充钢管构成;铅芯填充钢管由外层钢管、内层钢管和位于内、 外层钢管之间的中间层铅芯填充层组成;左U形金属板(3)、右U形金属板(4)分别位于 上盖板(1)、下盖板(2)平行的空隙的两端,左U形金属板(3)、右U形金属板(4)分 别由上部平行直段(9)、下部平行直段(11)和中间连接段圆弧段(10)构成(进一步圆弧 段为半圆段),左U形金属板(3)和右U形金属板(4)的上部平行直段(9)均平行上盖 板(1)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上盖板(1)上,左U形金属板(3)和右U形金属板(4) 的下部平行直段(11)均平行于下盖板(2)且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下盖板(2)上;左U 形金属板(3)和右U形金属板(4)的中间连接段圆弧段(10)分别与铅芯填充钢管的外 层钢管相切,同时铅芯填充钢管的外层钢管还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相切,并分 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焊接在一起;在左U形金属板(3)、右U形金属板(4)之 间设有多个铅芯填充钢管(如两个铅芯填充钢管),铅芯填充钢管之间相切并切点焊接在一 起。
上盖板(1)、下盖板(2)三个方向按照尺寸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长度方向、宽度方向 和厚度方向;铅芯填充钢管轴线方向与上、下盖板宽度方向平行。
本发明铅芯填充钢管由外层钢管、铅芯填充层、内层钢管组成。U形金属板构造相同, 由上部平直段、中间圆弧段、下部平直段组成;中间圆弧段形状为半圆,外径与外层钢管的 外径相同。铅芯填充钢管由三层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外层钢管、铅芯填充层、内层钢管。 上、下盖板间耗能构件的放置方向为U形金属板圆弧段轴线方向与上、下盖板宽度方向平 行;铅芯填充钢管位于左、右两U形金属板之间且与两U形金属板的圆弧段均相切;铅芯 填充钢管轴线方向与上、下盖板宽度方向平行。U形金属板与上、下盖板用螺栓相连接,连 接处位于平直段部分;外层钢管与上、下盖板在切点处用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