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皮下静脉显像仪的自适应曝光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1619.7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1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但果;陈子豪;易羽;董磊;陈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皮下 静脉 显像 自适应 曝光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皮下静脉显像仪的自适应曝光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皮下静脉显像仪的自适应曝光控制方法及系统,可用于解决以下情况但不仅限于以下情况的近红外光照明问题:1、由于穿刺对象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近红外光照明问题;2、由于实际操作条件的不同造成的近红外光照明问题;3、由于穿刺对象的待穿刺部位中不同区域的成像距离以及角度等条件不一致造成的近红外光照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皮下静脉显像仪的自适应曝光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医疗过程中,皮下静脉穿刺已经成为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医疗操作之一。在传统的皮下静脉穿刺操作中,操作人员通过裸眼直接对穿刺对象的皮下静脉血管进行定位,但常由于穿刺对象肥胖、肤色等原因,使皮下静脉血管定位变得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皮下静脉显像仪通过提高穿刺对象皮下静脉血管与其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从而辅助操作人员对穿刺对象的皮下静脉血管进行定位,提高了皮下静脉血管定位的准确性和皮下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中国专利《一种静脉显像仪的成像结构与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169207.1)中提出了一种静脉显像仪成像系统的结构与方法,该成像结构与方法可提高穿刺对象皮下静脉血管与其周围组织的对比度,辅助操作人员对穿刺对象的皮下静脉血管进行定位。但是由于穿刺对象个体之间的差异(如肥胖程度、肤色等)以及实际操作条件的不同(如成像距离、周围环境照明等),同时由于穿刺对象的待穿刺部位(如手背、手臂等)表面一般不是平面,使得待穿刺部位中不同区域的成像距离以及角度等条件不一致,导致近红外光照明在上述不同情况下的照明效果产生差异,容易使图像中某些区域出现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皮下静脉显像仪的自适应曝光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静脉显像仪成像系统其容易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皮下静脉显像仪的自适应曝光控制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皮下静脉显像仪开始工作并进行初始化操作,在初始化过程中,皮下静脉显像仪于待成像部位投射均匀的近红外光,同时图像采集系统开始采集图像;
B、图像采集系统在A步骤中采集图像后,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两方面操作:一方面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操作,得到待成像部位的皮下静脉血管与其周围组织的对比增强图像;另一方面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曝光分析,得到待成像部位的曝光情况分析结果;
C、将步骤B中得到的对比增强图像使用可见光于待成像部位进行投影显示;
D、根据曝光情况分析结果,使用投影成像元件对近红外光进行调制处理并于待成像部位投射经调制处理后的近红外光,同时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图像;
E、图像采集系统在D步骤中采集图像后,进行两方面操作:一方面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操作,得到待成像部位的皮下静脉血管与其周围组织的对比增强图像;另一方面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曝光分析,得到待成像部位的曝光情况分析结果;
F、将步骤E中得到的对比增强图像使用可见光于待成像部位进行投影显示,然后再返回到步骤D继续执行,如此形成反馈,使得皮下静脉显像仪自适应地对采集到的图像的曝光情况进行控制。
所述的用于皮下静脉显像仪的自适应曝光控制方法,其中,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曝光分析时采用全局曝光分析或者分区域曝光分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躯干转角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圆筒形旋转拖把的差速水洗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