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收获机的收割台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1713.2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陆辉山;刘朝亮;王朝阳;闫宏伟;高强;卫红梅;王福杰;赵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3/08 | 分类号: | A01D43/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获 收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青饲料收获机的收割台。
背景技术
青饲料收获机用于在田间收获牧草或青贮作物,并同时切成碎段,抛入厢体内。青饲料收货机的收割台包括设置在收割台机架上的齿盘拨禾机构、盘式切割机构以及驱动齿盘拨禾机构和盘式切割机构的驱动机构,目前,收割台上的驱动机构通常安装于收割台机架的底部,导致切割器与地面的距离较高,因此在收割秸秆时在地面上留下的割茬较高,对全株青贮损失,且该收割台对倒伏秸秆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收获机的收割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割台的割茬较高以及对倒地秸秆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收获机的收割台,包括收割台机架以及设置在该机架上的齿盘拨禾机构、强力喂禾机构、设置在齿盘拨禾机构下方的盘式切割机构以及驱动上述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收割台机架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机构、强力喂禾驱动机构、切割驱动机构和齿盘拨禾驱动机构,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设置在所述收割台机架的后侧;所述强力喂禾驱动机构和切割驱动机构悬挂在所述收割台机架上,强力喂禾驱动机构位于动力输入机构的前方,并与动力输入机构连接,切割驱动机构位于强力喂禾驱动机构的前方,并与动力输入机构连接;齿盘拨禾驱动机构设置在切割驱动机构的底部,并与切割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割台中,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沿所述收割台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其后侧的第一动力输入轴;与第一输入轴平行并位于其外侧的第二动力输入轴;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轴和第二动力输入轴上的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设置在第二动力输入轴上的用于连接外置动力源的第一链轮;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轴上的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割台中,所述强力喂禾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平行且固定在所述收割台机架顶部的三截轴;设置在该三截轴上位于所述第二链轮附近处设置有第四链轮,且第四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环连接;设置在所述三截轴的中部的与所述强力喂禾机构连接的第一变速箱;以及设置在所述三截轴上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五链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割台中,所述切割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平行并位于齿盘拨禾机构上方且固定在所述收割台机架顶部的转轴;设置在该转轴上位于所述第三链轮附近处设置有第六链轮,且第六链轮与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环连接;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变速箱,所述盘式切割机构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变速箱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割台中,所述齿盘拨禾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的设置在主轴外的空心法兰轴,该轴的长度小于主轴的长度;由相互咬合的锥齿轮轴和圆锥齿轮组成的第三变速箱,所述第三变速箱位于所述第二变速箱的下方,且所述圆锥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空心法兰轴上;以及通过连杆与锥齿轮轴同轴固接的第七链轮,所述第七链轮通过第三链环与所述第五链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驱动机构设置在收割台机架的上方,降低切割机构与地面的距离,因此在收割秸秆时在地面上留下的割茬较矮,提高对全株青贮的利用率,且提高该收割台对倒伏秸秆适应性;此外,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收获机的收割台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动力输入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强力喂禾驱动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盘式切割机构在收割台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齿盘拨禾驱动机构在收割台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花种植方法
- 下一篇:油茶籽毛油精炼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