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丁橡胶生产中所用净水剂及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2291.0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尤晓明;王显涛;张新平;曹佃波;冯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江莉莉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丁橡胶 生产 所用 净水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丁橡胶生产中所用净水剂及 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氯丁橡胶外观为乳白色、米黄色或浅棕色的片状或块状物,是氯丁二烯(即2-氯-1,3- 丁二烯)为主要原料进行α-聚合生成的弹性体。氯丁橡胶溶解度参数占δ=9.2~9.41。溶于甲 苯、二甲苯、二氯乙烷、三钒乙烯,微溶于丙酮、甲乙酮、醋酸乙酯、环己烷,不溶于正己烷、溶 剂汽油,但可溶于由适当比例的良溶剂和不良溶剂及非溶剂或不良溶剂和非溶剂组成的混 合溶剂,在植物油和矿物油中溶胀而不溶解。
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耐热,耐燃,耐日光,耐臭氧,耐酸碱,耐化学试剂。 缺点是耐寒性和贮存稳定性较差。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可逆的结晶性,粘接性 好。耐老化、耐热。耐油、耐化学腐蚀性优异。耐候性和耐臭氧老化仅次于乙丙橡胶和丁基橡 胶。耐热性与丁腈橡胶相当,分解温度230~260℃,短期可耐120~150℃,在80~100℃可长期 使用,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耐油性仅次于丁腈橡胶。耐无机酸、碱腐蚀性良好。耐寒性稍差, 电绝缘性不佳。生胶储存稳定性差,会产生"自硫"现象,门尼黏度增大,生胶变硬。国外牌 号有,AD-30(美国)、A-90(日本)、320(德国)、MA40S(法国)。
氯丁橡胶均以乳液聚合法生产,生产工艺流程多为单釜间歇聚合。聚合温度多控 制在40~60℃,转化率则在90%左右。聚合温度、最终转化率过高或聚合过程中进入空气(氧 气)均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中用硫磺-秋兰姆(四烷基甲氨基硫羰二硫化物)体系调节 分子量。硫磺-秋兰姆体系的主要缺点在于硫键不够稳定,这是影响贮存性的重要原因之 一。若用硫醇调节分子量,则可改善此种性能。氯丁橡胶与一般合成橡胶不同,它不用硫磺 硫化,而是用氧化锌、氧化镁等硫化。
在氯丁橡胶的生产过程中,原料采用的是邻甲苯胺、苯胺和对苯二酚,在该防老剂 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胺类、杂环类等有机污染物。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废水进行处理,而单一的物理沉淀其效果并不理想,化学处 理方法容易带来新的污染,产生其它的化学物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固态净水剂、复合微生物菌剂与 酶制剂组成的净水剂,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的净水剂处理氯丁橡胶生产废水的方法,该方法 无需加入大量的化学试剂,对环境友好,而且其净水效果好。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氯丁橡胶生产中所用净水剂,由固态吸附物料、微生物净水剂和酶制剂组成,其重量份 数分别如下:
固态吸附物料为:麦饭石10-30、活性焦10-20、聚丙烯酰胺5-20;
微生物净水剂为:荧光假单胞菌菌粉0.5-2.0、聚磷菌菌粉0.5-1.5、赖氨酸芽孢杆菌菌 粉0.2-1.0、噬氨副球菌菌粉0.5-1.5;
酶制剂为:过氧化氢酶0.05-0.1、漆酶0.04-0.15、木聚糖酶0.03-0.2、链霉菌蛋白酶 0.02-0.1。
优选的,上述的固态吸附物料为:麦饭石24、活性焦15、聚丙烯酰胺15;
微生物净水剂为:荧光假单胞菌菌粉1.5、聚磷菌菌粉0.9、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6、噬 氨副球菌菌粉1.2;
酶制剂为:过氧化氢酶0.08、漆酶0.09、木聚糖酶0.06、链霉菌蛋白酶0.06。
上述的净水剂处理氯丁橡胶生产中废水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在废水中先加入固态吸附物料,以10-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搅拌0.2-1小时,静 置2-5小时,废水分层为上层清水和下层沉淀;固态吸附物料为:麦饭石10-30、活性焦10- 20、聚丙烯酰胺5-20;
放出上述的废水中的上层清水,除去底部的沉淀污染物,在上层清水中加入微生物净 水剂,以10-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搅拌0.2-1小时,静置2-6小时;微生物净水剂为:荧 光假单胞菌菌粉0.5-2.0、聚磷菌菌粉0.5-1.5、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2-1.0、噬氨副球菌 菌粉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