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垃圾焚烧的炉渣制作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2875.8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3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权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垃圾 焚烧 炉渣 制作 透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的炉渣再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的炉渣制作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改造的加速,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则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这些垃圾一般是填埋处理,如此又要有大量占有土地,还会产生污染。当今, 有条件的城市,是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然而,焚烧的炉渣久而久之越积越多。 也会占有大量的堆放土地和污染环境。
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炉渣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垃圾焚烧发电的炉渣的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炉渣制作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的炉渣制作的透水砖,其包括下列重量百 分含量的原料:复合胶凝料8-23%、复合骨料65-80%、水4-12%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的复合胶凝料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配置而成:
水泥69-88%、矿质10-30%、乳胶粉1-5%;
所述的复合骨料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配置而成:
焚烧炉渣骨料65-70%、砂15-20%、粘合剂(膨润土)10-2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所述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焚烧炉渣的预处理
将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炉渣中混入的金属、玻璃、陶粒和未燃尽的杂质分离 出来,再经研磨和筛分出制备透水砖用的合格焚烧炉渣骨料;
步骤2、按比例将所述的焚烧炉渣骨料、砂、水泥混合成复合骨料;
步骤3、按比例将水泥、矿质、乳胶粉混合成复合胶凝料;
上述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也可以同时进行;
步骤4、按比例将所述的复合胶凝料、复合骨料和水进行搅拌、破碎,压制 和蒸汽干燥,制得所述的透水砖。
本发明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炉渣为原料,生产出环保的浸水砖,解决 生活垃圾堆放用地和循环资源再利用。以上述炉渣做骨料,代替了普通生产砖 所用的粘土和矿石的开采,不但节约了资源而且使废料炉渣得到循环再利用。 经过高温焚烧后的硅酸盐体系的炉渣,有很好稳定性和硬度,形成多气孔通道。 用其制透水砖比用矿山原料节省15-20%的水泥,所以浸水砖产品成本低,节能 环保,而且具有矿山原料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焚烧炉渣的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制透水砖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的炉渣制作的透水砖,其包括下列重量百 分含量的原料:复合胶凝料8-23%、复合骨料65-80%、水4-12%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的复合胶凝料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配置而成:水泥69-88 %、矿质10-30%、乳胶粉1-5%;所述的复合骨料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配 置而成:焚烧炉渣骨料65-70%、砂15-20%、粘合剂10-20%。所述的焚烧炉渣 骨料为生活垃圾发电焚烧后的炉渣,粘合剂可以采用膨润土。所述矿物的成份 至少是方解石、石英石和钙长石的一种。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透水砖可以由下列原料的具体配比制作:
其中:所述复 合胶凝料组份由下列具体配比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复合骨料组份由下列具体配比制作而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焚烧炉渣的预处理
将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炉渣中混入的金属、玻璃、陶粒和未燃尽的杂质分离 出来,再经研磨和筛分出制备透水砖用的合格焚烧炉渣骨料;
步骤2、按比例将所述的焚烧炉渣骨料、砂、膨润土混合成复合骨料;
步骤3、按比例将水泥、矿质、乳胶粉混合成复合胶凝料;
上述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也可以同时进行;
步骤4、按比例将所述的复合胶凝料、复合骨料和水投入双轴搅拌机进行搅 拌,搅拌均匀后将物料投入双轴破碎机机进行破碎,再将破碎后物料投入压砖 机压制,最后将压制好的砖坯放进干燥室进行蒸汽干燥,制得所述的透水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权,未经李志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