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集水样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2941.1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宇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28299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水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集水样的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采集水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领域和情况下都会需要对大型水域进行取样,而且需要定期进行,如水域检测等。对于离岸边较远位置的水样检测,如果每次都出动人工去采样,显然费时费力。
因此,设计一种可随时随地采集水样的装置,对于水域检测或相关的水质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安全自动采集水样的装置,在所述装置上设有安装潜水泵的安装槽,装置不管水位的变化始终漂浮在水面,进而确保了其上的潜水泵始终位于水面深处,而且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控制。同时,还在安装有潜水泵的安装槽下方固定连接一个底部防护板;所述底部防护板为与水平面呈35°夹角的弧形板,弧形板外侧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系统控制组件连接。在实际工作中,当装置移动遇到水底的泥沙堆时,底部设置的外侧面光滑的凹陷状弧形板大大降低了阻力,而且弧形板具有的合适角度能够帮助装置顺利越过泥沙堆,并且弧形板还能够对潜水泵起到保护作用,阻挡泥沙进入潜水泵。同时,当水底的泥沙堆过大或者过高,装置借助所设计的弧形板也无法跨越时,沙堆对弧形板产生的压力必然增加,这时弧形板外侧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受并分析压力的大小,当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发送到系统控制组件,系统控制组件可控制推进器运行,直至将装置移动到满足水深条件的水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自动采集水样的装置,包括架体、漂浮板、用于安装潜水泵的安装槽、升降杆、推进器、水深探测器、系统控制组件、底部防护板、压力传感器、防护伞和水样池;所述水样池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密封体,仅通过一条水管与潜水泵相连;所述架体设有若干个漂浮板;安装槽的一端铰接于架体,另一端铰接于升降杆,用于调节潜水泵的潜水深度;所述升降杆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架体上的第二定位件连接;
所述底部防护板位于安装槽下方并与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底部防护板为与水平面呈35°夹角的弧形板,压力传感器连接于弧形板外侧并与系统控制组件连接;
所述防护伞通过立杆与架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伞与架体不密封;更近一步地,所述防护伞与立杆活动扣接,立杆与架体固定连接;
所述推进器和水深探测器设于所述装置底部,并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组件连接。
另外,该装置还设置有路程控制器,与系统控制组件相连,可设定该装置的行进距离,以满足定点取样的需求,当到达指定距离的地点后,即开始取样,取样后即原路返回。
首先,本发明通过将潜水泵安装在装置上,确保了潜水泵始终位于水面深处,无需经常调节潜水泵的安放位置,减轻工作量。潜水泵的潜水深度一般为0.5~3.0米,潜水泵在潜入水中时,应垂直吊起或倾斜放置,不能陷入泥中。本发明安装潜水泵的安装槽通过升降杆控制安装槽的倾斜角度和潜水泵的潜水深度,确保潜水泵正常工作。本发明上设有水深探测器,可实时监控装置所在处的水深,并将水深信号发送到系统控制组件;系统控制组件分析水深信号,当水深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可控制推进器运行,将装置移动到满足水深条件的水面。更重要的是,本发明在安装有潜水泵的安装槽下方固定连接一个底部防护板;如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该底部防护板能够帮助装置顺利越过泥沙堆,对潜水泵起到保护作用,阻挡泥沙进入潜水泵;同时外侧的压力传感器与系统控制组件连通,能够帮助装置持续移动直至到达满足水深条件的水面。另外,本发明还在装置的顶部设置了所述的防护伞,可以保护装置上的工作部件免受日晒雨淋的危害,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该防护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放。
不同的水体底部形貌特征和水底泥沙的性质不同,因此,为了达到帮助装置顺利越过泥沙堆的目的,需要因地制宜的调整装置底部设置的防护装置的形状。但是,实际工作中,这种人为调整防护装置形状的劳动无疑会大大增加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最简化工作流程为标准,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底部防护板的弧形板的角度,即弧形板与水平面呈35°夹角。外侧光滑的弧形板在这个角度下,能够最大限度的跨越各种类型的水底泥沙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宇,未经吴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催化剂片状及粉末状样品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纸板检测取样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