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絮凝过滤器及装有上述絮凝过滤器的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3656.1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劳春峰;张江涛;李冬;车敏;邓金柱;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10 | 分类号: | D06F39/10;D06F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过滤器 装有 上述 洗衣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絮凝过滤器,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过滤棉;过滤棉经支架安装于壳体内,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撑过滤棉底部的底板,和沿过滤棉至少一对侧边竖直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上部设有便于用户取拿支架的提升部件。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提升部件,以便于用户提取支架,使壳体内过滤棉的取放更为便捷,提高了用户清洁、替换过滤棉过程中的取放速率,令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有上述絮凝过滤器的洗衣机,以利用上述过滤器对絮凝处理后的洗涤水进行过滤,防止絮凝物回流入洗衣机外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洗衣机领域的一种对洗涤水进行絮凝处理以循环利用的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对絮凝处理后的洗涤水进行过滤的絮凝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家电之一,洗衣机的洗衣过程主要包括洗涤、漂洗、甩干几个阶段,在洗涤阶段洗衣机进水和洗涤剂对衣物进行洗涤,进入漂洗阶段后为了漂净污渍和残留的洗涤剂,需要进更多的水或执行更多的漂洗次数对衣物进行漂洗,这势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即使是省水的滚筒洗衣机,为了漂净衣物也需要漂洗至少两次,这一过程至少要消耗30L以上的自来水。有时衣物上的污渍较少或投放的洗涤剂较少,可能两次就漂洗干净了,但由于用户选择了3次漂洗,势必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比如6Kg的全自动洗衣机一般两次漂洗水基本用水量在100升左右。如何在洗净衣服的同时能够做到省水省电,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为止尚未有家用洗衣机配套使用的水净化及循环利用装置,即便是所谓的带有节水功能的洗衣机,一般在洗衣机的侧位安装储水箱,采用水泵进行注水和排水,一般能够一次注水,漂洗3次,起到节水功能。但洗涤后的水不能够保存,同时使洗衣机本身结构复杂、庞大,不利于运输、回收处理等。由于体积、结构以及灵活性等方面的限制,影响了洗衣机原有功能以及节水箱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并且该技术的节水效率低。
同时,在现有洗衣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节约水资源,通过技术方式净化洗涤和/或漂洗水,洗涤过程中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目的。采用了絮凝的方法处理洗涤水,并把处理后的水用作漂洗。絮凝剂和洗涤水中的污渍和洗涤剂发生反应生成絮状物,并沉淀或者漂浮,从而使得水和污染物分离开,达到净化的目的。
但是,在对洗涤水进行絮凝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絮凝处理后的洗涤水进行过滤处理,由于洗衣机每次洗涤过程中均需至少一次絮凝处理,因此,需要对过滤装置的滤芯要经常拆卸,以对滤芯进行清洁或更换。而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滤芯拆卸较为繁杂,滤芯的清洁过程较为繁琐。特别是在清洁滤芯的过程中,极易被滤芯表面粘附的污物沾染在手上,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絮凝过滤器,以达到对过滤棉构成的滤芯快捷、方便取放和拆卸的目的;另一目的在于,实现对过滤棉构成的滤芯快速、便捷清洁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絮凝过滤器,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过滤棉;过滤棉经支架安装于壳体内,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撑过滤棉底部的底板,和沿过滤棉至少一对侧边竖直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上部设有便于用户取拿支架的提升部件。
进一步,侧板的底部与底板相连接,侧板与过滤棉对应侧边对应贴合设置,侧板的上端部设有向上竖直延伸的、便于用户操作的把手杆,所述的把手杆至少部分高于过滤棉的顶面,所述把手杆构成提升部件。
进一步,所述把手杆呈向下弯折的弧形,把手杆与侧板设于同一平面中,把手杆的两端分别与侧板的上端部相连接;把手杆与侧板上端部之间设有供用户手穿入操作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的侧板包括下端与底板相连接的第一侧板,和与第一侧板相旋转和/或滑动连接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至少部分可超出过滤棉顶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构成提升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3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