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5444.7 | 申请日: | 201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金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115;B22D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型材下引连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
背景技术
铜合金型材,包括:铜杆、铜管和铜带(铜板),但是目前生产铜合金型材的方法有传统三步法:即融化配料-半连续铸锭-穿孔热挤压,该方法的弊端是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多,加工损耗大,使用员工多,成材率低。另外上引连铸发生产铜合金型材,因有拉-停-拉-停的作业方式,不仅生产出的型材不光滑,还存在结晶器内管与铜合金型材之间的接触与摩擦,模具使用寿命短,型材易折断的弊端。
水平连铸法,由于水平连铸铜合金的生产过程中,型材存在偏析、裂纹的弊端,生产出来的型材还需要铣面或剥皮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能耗、高效率的能够连续生产高品质铜合金型材的设备,即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包括:熔化炉、铸造炉、金属液体通道、加热装置、结晶器、型材模具、型材模具塞、电磁搅拌器、收液坩埚、泄流管、红外温度探测装置、液压缸、炉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化炉为方形,其与铸造炉连接处的炉壁厚度为其他炉壁厚度的一半;所述的铸造炉为方形,体积小于熔化炉;所述的铸造炉与熔化炉连接处的炉壁为与竖直方向呈30°夹角的斜面;所述的熔化炉与铸造炉相互紧密连接后置于炉台上,铸造炉的底部向熔化炉方向设置有贯通的金属液体通道;所述的金属液体通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调节合金铜液的温度与流量,实现均衡定量的合金铜液供给。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炉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型材模具,其正上方设置有型材模具塞,当铸造系统更换模具时,或铸造过程中出现异常时,用最短的时间将型材模具塞压入型材模具内,阻断铜合金液向下泄漏,以确保操作工人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器安装在型材模具的下方,其外安装有电磁搅拌器,电磁搅拌器细化了铜合金的晶粒、减少了偏析,实现了高品质铜合金的批量生产。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温度探测装置安装在铸造炉与结晶器连接处,当所测温度高过设定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并在电脑的控制下急停牵引机、收卷机,并启动型材模具塞下压,以确保运行安全。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设置在铸造炉底部的侧壁上,其上设置有溢流塞。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液坩埚安装在溢流管的下方,其容积大于铸造炉的容积。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熔化炉的前端底部与炉台交接,其后端底部与液压缸铰接。
本发明具有:具有结构简单、低能耗、高效率,从而实现铜合金生产的短流程,加工绿色运行做出了突出实质性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旋转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3图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其显示了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包括:熔化炉1、铸造炉2、金属液体通道3、加热装置4、结晶器5、型材模具6、型材模具塞7、电磁搅拌器8、收液坩埚9、泄流管10、红外温度探测装置11、液压缸12、炉台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化炉1为方形,其与铸造炉连接处的炉壁厚度为其他炉壁厚度的一半;所述的铸造炉2为方形,体积小于熔化炉1;所述的铸造炉2与熔化炉1连接处的炉壁为与竖直方向呈30°夹角的斜面;所述的熔化炉1与铸造炉2相互紧密连接后置于炉台13上,铸造炉2的底部向熔化炉1方向设置有贯通的金属液体通道3;所述的金属液体通道3上设置有加热装置4,调节合金铜液的温度与流量,实现均衡定量的合金铜液供给。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炉2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型材模具6,其正上方设置有型材模具塞7,当铸造系统更换模具时,或铸造过程中出现异常时,用最短的时间将型材模具塞7压入型材模具6内,阻断铜合金液向下泄漏,以确保操作工人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前述的铜合金型材下引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器5安装在型材模具6的下方,其外安装有电磁搅拌器8,电磁搅拌器8细化了铜合金的晶粒、减少了偏析,实现了高品质铜合金的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金,未经李福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5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管机组成型辊辊体加工方法
- 下一篇:带刮砂机构的多触头单缸起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