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式铺装电发热墙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5712.5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鹏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E04F13/074;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式铺装电 发热 墙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墙面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式铺装电发热墙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对节能减排的大力倡导,新型简易的环保能源采暖方式逐渐将取代老式复杂的供暖系统,以我国南北方采暖方式为例,北方采暖大多选用集中供暖,燃烧煤炭资源的方式,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浪费,还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即使一部分地区采用发热电缆采暖,也不能达到能量的高转换率,使相当一部分的能量流失。南方采暖形式比较单一,常见为空调采暖,但是该方法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空调与庞大的外机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寿命也只有3到5年。近年来,不健康的采暖方式已经导致国民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因此,健康高效,环保简易的采暖方式将在未来被大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墙面电发热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便捷低耗的供暖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式铺装电发热墙面系统,包括墙体,还包括墙纸基膜,所述墙纸基膜刷在墙体的墙面上,墙纸基膜外层铺装有保温反射层,保温反射层外层铺装有发热膜,所述发热膜上引出导线,引出的导线接入温控装置,发热膜的发热部分与温度感应器触头连接,所述发热膜上铺装绝缘膜,绝缘膜将发热膜覆盖,绝缘膜外侧再刷一层墙纸基膜。
优选的,所述发热膜一片一片的组合铺装成整个发热层,所述发热膜为碳晶发热膜或发热丝。
优选的,所述墙纸基膜与发热膜之间铺装一层保温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反射层为PE膜或反射铝箔。
优选的,所述绝缘膜为聚酯阻燃物且厚度可以选择。
优选的,所述发热膜在铺装时每一片与每一篇之间的间隔为3cm-20cm。
优选的,所述发热膜每一片上都需要引出导线。
优选的,所述温控装置置于墙上离地1M-2M靠近插座的位置,便于调节温度。
优选的,所述绝缘膜外侧的墙纸基膜上铺装装饰墙纸,所述装饰墙纸、绝缘膜、保温反射层在铺装过程要紧密连接,阵列之间没有间隙。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阵列式铺装电发热墙面系统,通过在墙面平整铺装发热层、隔热层、绝缘层、装饰层,以达到为室内加热,减少空间占用,降低功耗,又美观的作用。目前现有的电发热采暖主要运用于地面,铺装面积大且繁琐,不易二次回收利用,还要考虑安装防水处理工艺,本技术方案将碳晶发热膜或发热丝与墙纸有效结合,利用墙纸耐热、微孔、价格低廉等特性,达到热穿透迅速,维修方便、随意拆卸更换的效果,而且铺装面积与方位可以依据室内空间大小,摆设选择性铺装。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热墙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墙面系统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保温反射层;2、墙纸基膜;3、发热膜;4、绝缘膜;5、装饰墙纸;6、温控装置;7、温度感应器;8、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在墙体8上均匀涂刷墙纸基膜2,用来保护墙体8,等墙纸基膜2干燥以后,用胶平整铺装一层保温反射层1,保温反射层1选用一般为PE膜或反射铝箔。接着将碳晶发热膜3铺装于保温反射层1上,上述发热膜3可以用发热丝代替,在墙末端碳晶发热膜3铜箔引出导线,并将温度感应7探头牢固粘黏在碳晶发热膜3的发热部分上,上述发热膜3一片一片的组合铺装成整个墙体外侧的发热层。再在碳晶发热膜3上铺装聚酯阻燃绝缘膜4,厚度可选择,目的是起到绝缘、阻燃以及使墙面平整的效果,完全覆盖碳晶发热膜3的铜箔(或发热丝),再涂刷一层墙纸基膜2,等墙纸基膜2干燥后,上胶铺装微孔装饰墙纸5或装饰布。
本阵列式铺装电发热墙面系统的具体铺装步骤为:发热墙纸的依次铺装,形成了除墙纸基膜2以外的保温反射层1、发热层、阻燃绝缘层以及装饰层。每一层铺装的材料都是依据墙体面积等宽度规格,其中保温反射层1、聚酯阻燃绝缘膜4、微孔装饰墙纸5铺装过程要紧密连接,阵列之间没有间隙,碳晶发热膜3或发热丝在铺装时,每一片与每一片之间间隔3cm-20cm的有效间隔,需在每一片两极铜箔引出导线,然后并联接入温控装置6,温度感应器7触头要安放在碳晶发热膜3或发热丝发热部分上,用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最后将温控装置6置于墙上离地1M-2M靠近插座的位置,便于调节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鹏,未经王利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5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