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气体的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5916.9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5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庆泉;武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2;B01D53/80;B01D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气体 净化系统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气体的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特别是涉及对含H2S等硫化合物、NH3、三甲胺等胺类、以及VOCs等有害成分的气体的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污染气体的净化系统包括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吸附塔、气体管道、压力计、压力调节阀、风机、加热器、电动阀和三通阀,所述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充填有载氧体,所述的吸附塔内充填有吸附剂。本发明所述的污染气体的净化方法包括吸附、加热、脱附、还原和氧化等过程。本发明所述的污染气体的净化系统将变温吸附的原理与化学链燃烧的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于上述污染气体的处理,实现了高效率低能耗的硫化合物的脱硫、NH3与胺类的脱氮、以及VOCs的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净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变温吸附原理与化学链燃烧原理相结合的污染气体的净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化工厂,涂料厂等场所,往往需要设置相应的气体净化装置,以处理其产生的含有H2S等硫化合物、NH3以及三甲胺、丁二胺等胺类的恶臭气体或含有三苯、甲醛等VOCs的废气。此外,垃圾填埋气、矿井瓦斯气、焦炉煤气等原料气,也需要相应的净化预处理技术,以去除其中的H2S、NH3、萘等有害成分。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气体净化技术为变温吸附法和变温吸附-催化燃烧法。变温吸附法在吸附剂吸附饱和后需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出来的H2S、NH3等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而仍需无害化处理。而当用于原料气净化时,通常将净化气体的一部分用作脱附气体,从而造成净化气体的收率降低。变温吸附-催化燃烧法利用热空气或水蒸气对吸附塔进行脱附再生,脱附气体导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处理。该技术虽然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处理含有H2S等硫化合物的气体时,发生催化剂硫中毒而引起催化活性降低。在处理NH3或者胺类时,特别是在有O2共存在的情况下,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否则会产生大量NOx,致使脱氮的选择性下降。另外,当采用蒸汽以外的加热介质进行脱附时,吸附质被加热介质所稀释,造成脱附气体的热值下降,因而需要给催化燃烧器提供助燃燃料,导致能耗增加。
综合上述对含有H2S等硫化合物、NH3、三甲胺等胺类、以及VOCs等有害成分的污染气体净化的现有技术,存在处理过程繁琐,处理条件要求严格,易产生大量NOx,易发生催化剂硫中毒,易造成净化气体收率低,能耗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染气体的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特别是对于含有低浓度H2S、NH3、胺类以及VOCs等有害成分的污染气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污染气体的处理过程中,不存在催化剂的硫中毒,不会产生NOx,处理条件易控制,能耗低等,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染气体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系统包括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第1吸附塔、污染气体管道、空气管道、净化气体管道、还原反应产物气体管道、氧化反应产物气体管道、脱附气体循环管道、循环风机、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压力计和压力调节阀、以及电动阀组;在脱附气体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充填有载氧体,吸附塔内充填有吸附剂,所述的污染气体含有H2S等硫化合物、NH3、三甲胺等胺类、以及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有害成分。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5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用增氧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