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增强层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7664.3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助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8 | 分类号: | B32B5/08;B32B27/02;B32B27/36;B32B17/02;B32B9/00;B32B27/12;B32B11/04;B32B11/1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sbs 改性沥青 防水 卷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增强层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这种卷材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25到+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疲劳性,以及高达1500%的伸长率和较强的耐穿刺能力、耐撕裂能力。适合于寒冷地区,以及变形和振动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水工程。
现有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防水工程使用时,存在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小等缺点,给防水层的安全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带增强层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增强层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无纺布增强层、树脂层、SBS防水层和下无纺布增强层;所述上无纺布增强层和下无纺布增强层是由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相互交错压制而成,其中所述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所占重量配比为3:4:3;所述树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丙烯酸酯40-60份、聚乙二酰胺树脂20-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50份、丙烯酸异辛脂5-10份、碳酸钙5-10份、二氧化硅10-15份。
进一步的,所述上无纺布增强层的厚度为0.3~0.5mm。
进一步的,所述下无纺布增强层的厚度为0.5~0.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涂布有树脂层的SBS防水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无纺布增强层,一方面利用树脂层较好的防水防潮性能,且耐磨性强,另一方面无纺布增强层采用由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相互交错压制而成,具有高强力、高抗氧化、高强度的性能,特别是具有极强的抗老化及防水性能,增强了SBS防水层的安全性,延长了卷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带增强层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如图1所示,该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无纺布增强层1、树脂层2、SBS防水层3和下无纺布增强层4;所述上无纺布增强层1和下无纺布增强层4是由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相互交错压制而成,其中所述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所占重量配比为3:4:3;所述的树脂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丙烯酸酯50份、聚乙二酰胺树脂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0份、丙烯酸异辛脂8份、碳酸钙8份、二氧化硅12份。
进一步的,所述上无纺布增强层1的厚度为0.3~0.5mm。
进一步的,所述下无纺布增强层4的厚度为0.5~0.7mm。
本发明在涂布有树脂层的SBS防水层3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无纺布增强层,一方面利用树脂层较好的防水防潮性能,且耐磨性强,另一方面无纺布增强层采用由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相互交错压制而成,具有高强力、高抗氧化、高强度的性能,特别是具有极强的抗老化及防水性能,增强了SBS防水层的安全性,延长了卷材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树脂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丙烯酸酯40份、聚乙二酰胺树脂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丙烯酸异辛脂5份、碳酸钙5份、二氧化硅10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树脂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丙烯酸酯60份、聚乙二酰胺树脂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0份、丙烯酸异辛脂10份、碳酸钙10份、二氧化硅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助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助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7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垫和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耐腐蚀的电气工程用消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