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自卸车厢防底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9508.0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文 |
主分类号: | B60P1/38 | 分类号: | B60P1/38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卸车 厢防底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设备,特别涉及履带式自卸车厢防底漏系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之前的授权公开号CN103950402B中公开了一种自卸半挂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车厢及卸货装置,其车厢包括活动底板,卸货装置为履带式运动机构,在初始散装货物卸货过程中,活动底板不发生翻转,卸货装置的橡胶履带与活动底板做相对运动,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一部分散装货物会从固定侧板与活动侧板之间的缝隙洒漏,不仅会造成货物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对位于活动底板下的传动部件造成污染,影响整个车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继续散装货物卸货过程中,散装货物的高度下降到活动侧板的高度以下时,活动侧板和活动底板进行翻转,活动底板与橡胶履带之间的间隙会进一步加大,散装货物洒漏更加严重,造成货物更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对位于活动底板下的传动部件造成污染,进一步影响整个车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前述专利还公开了“任何一个橡胶履带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与其对应的托板上,其自由端在行进到传动链条上方时越过与其相邻的、背离行进方向的托板,搭置在与其相隔的、背离行进方向的托板上。”并言明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卸货装置与货物接触的部分都有2层乃至3层的橡胶履带,货物将不会散落和在托板之间的空隙处被压塌,同时2层橡胶履带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橡胶履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系数,因而比单层的橡胶履带更容易牵引货物的卸载。”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半挂自卸车装载的一般是煤炭、砂石等比重很大的材料,根据木桶理论,即使与货物接触的部分存在3层的橡胶履带,但在两层橡胶履带的部分首先会被压塌,3层的部分则失去了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履带式自卸车厢防底漏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这种防底漏系统的自卸车。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履带式自卸车厢防底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在车架横梁11和车架纵梁12上的两个挡板8,所述挡板包括第一倾斜段82和垂直段81,橡胶履带35位于倾斜段82之下、垂直段81之间,第一倾斜段82与橡胶履带35上平面的夹角α为30°-70°,橡胶履带35自由状态时的宽度小于等于垂直段81之间的距离。采用该技术方案,橡胶履带35与垂直段81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摩擦力更小,更易于橡胶履带的运行;设置第一倾斜段82的作用是阻挡较大的物料进入不了第一倾斜段82与橡胶履带35上平面之间的缝隙,较小的、可进入第一倾斜段82与橡胶履带35上平面之间缝隙的物料,由于同时橡胶履带35在运行的过程中,第一倾斜段82与橡胶履带35上平面之间缝隙呈喇叭口形状,物料进入窄处的趋势比进入阔绰处的趋势要小,因此随着橡胶履带35的行进,物料绝大多数不会泄露出去,加之橡胶履带35不止一层,因此泄露的几率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8还包括支撑橡胶履带35的第二倾斜段83,第二倾斜段83与橡胶履带35下平面的夹角β为0°-90°。事实上没有第二倾斜段83,即β=90°,橡胶履带35被托板托着也不会掉下去,但设置第二倾斜段83不仅对橡胶履带35是一个辅助支撑作用,同时能进一步增强防止泄露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倾斜段83上设置若干个支撑橡胶履带35的无动力式短辊。采用该方案将橡胶履带35的下平面与第二倾斜段83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更有利于降低动力消耗。
进一步地,位于倾斜段82之下、垂直段81之间任一处的橡胶履带35至少包含三块相互重叠的橡胶履带35,也就是任何一个橡胶履带35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与其对应的托板上,其自由端在行进到传动链条上方时越过与其相隔两个托板的那个托板,搭置在与其相隔三个托板的那个托板上。采用该方案,不仅进一步增强防止泄露的功能,同时增强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第一倾斜段82与橡胶履带35上平面的夹角α为45°。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第二倾斜段83与橡胶履带35下平面的夹角β为0°。
一种自卸车,包含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履带式自卸车厢防底漏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从系统层面彻底杜绝底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参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文,未经王东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9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动洗澡车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三点式支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