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滤清器燃油加热及水位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0148.6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2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杉;姜海波;于策;赵玲;沈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7/26 | 分类号: | F02M37/26;F02M31/125;G01F2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黄辉本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滤清 燃油 加热 水位 传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滤清器燃油加热及水位传感装置,涉及柴油汽车燃油过滤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和壳体底部的通往滤清器的漏油口连通,壳体底部还连接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出油口连通并能从滤清器的上盖口插入到滤清器中;该出油管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电路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通过导线能与车载电源连接;该出油管的底部还装有水位传感器,该水位传感器通过导线能与汽车ECU连接。该装置传热快、热效率高、省空间、安全系数高,便于实现集加热、温度控制、水位监控于一体,从根本上解决了现行加热器存在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汽车燃油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市场上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各种车辆越来越多。汽车专家称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具有节能、环保、有劲、安全、耐用等优点。一方面柴油的能量密度比汽油高,柴油机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后,热转换效率最高可达45%,比同排量汽油机要高50%,因此油耗远低于汽油机。另一方面,由于柴油发动机是压燃而不是点燃的,所以没有高压线、火花塞、分电器、点火系统等,也就不会出现这些零部件故障。
但是在低温季节和地区,柴油粘度大,流动性差,雾化效果变差,使燃油燃烧不充分,增加能耗。甚至致使滤清器中析蜡和结冰堵塞滤网,管路等,造成启动困难、行车中突然熄火等故障。而且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柴油中常常会有水分,特别是当温度低于水的凝点时,水就会凝聚结冰,引起油路堵塞,影响到燃油系统正常供油,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燃油系统部件的损坏。这都对燃油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因此为燃油系统增加预热装置和排水装置已成为汽车市场最迫切的需求。
目前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不同的方法试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现有已申请的专利中有不少是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均为分体或单独式的,即加热部分与传感器部分分为两体或只有加热功能或水位监控功能,并且分体式的占用空间,装配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滤清器燃油加热及水位传感装置,该装置传热快、热效率高、省空间、安全系数高,便于实现集加热、温度控制、水位监控于一体,从根本上解决了现行加热器存在的弊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滤清器燃油加热及水位传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和壳体底部的通往滤清器的漏油口连通,壳体底部还连接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出油口连通并能从滤清器的上盖口插入到滤清器中;该出油管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电路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通过导线能与车载电源连接;该出油管的底部还装有水位传感器,该水位传感器通过导线能与汽车ECU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所述加热片设置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之间,并通过穿有弹簧垫片的螺钉将加热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固定在出油管内侧。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加热组件的电路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器,其一端通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与加热片电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能与车载电源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加热片为两个或多个,两两之间并联连接后与温度控制器连接,加热片为PTC热敏电阻元件。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探针,所述水位传感器探针固定在出油管上,且水位传感器探针长度大于出油管的长度,水位传感器探针裸露在出油管的底部用于感应滤清器底部的水位信号。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出油管的底端为封堵端,出油管底部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为通孔,且在封堵端的上方。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接线端口,接线端口内设有加热组件电极和水位传感器电极,且分别与加热组件的电路控制模块和水位传感器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0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发动机预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驾驶室顶置吸气式自洁式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