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1519.2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莉莉;雷廷宙;张修强;任素霞;吴清林;陈高峰;闫贵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0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 纳米 颗粒 纤维素 复合物 葡萄糖 电化学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三电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的表面覆盖有纳米纤维素/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所述纳米纤维素的表面修饰有强阳离子导电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量为1%-20%,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量是指纳米纤维素/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中,金属纳米颗粒的重量与该复合物总重量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呈棒状,其表面带有负电荷,长度为150-200nm,直径为10-2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阳离子导电聚合物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Au或Pt,粒径为2-1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由金属前驱体获得,金属前驱体为AuCl4-或PtCl6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对电极为铂丝或铂片,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
8.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晶纤维素经过硫酸铵氧化处理后,经透析、均质、旋蒸得0.1wt%的纳米纤维素悬浮液;
(2)将500ml步骤(1)的纳米纤维素悬浮液与2.5-5.0g的20wt%强阳离子导电聚合物混合,超声分散1-2h后,搅拌12-24h,加入2.5-5.0g氯化钠继续搅拌12-24h,离心洗涤5-8次,再加水分散即得0.05wt%强阳离子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素悬浮液;
(3)将200ml步骤(2)的强阳离子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素悬浮液与1.01-25.00ml阴离子型金属前驱体水溶液混合,金属前驱体水溶液中金属含量为1mg/ml,超声分散1-2h后,搅拌条件下,滴加过量的NaBH4水溶液,透析后即得纳米纤维素/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
(4)将工作电极打磨、超声洗涤后,取步骤(3)的纳米纤维素/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对工作电极表面进行涂覆,烘干,即得纳米纤维素/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修饰的工作电极;
(5)将步骤(4)得到的纳米纤维素/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修饰的工作电极与对电极、参比电极,组成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晶纤维素的过硫酸铵氧化处理过程为:将5g微晶纤维素加入到300-500ml的过硫酸铵溶液中,过硫酸铵溶液浓度为1-2mol/l,在温度为60-70℃、搅拌速度为500-600r/min下搅拌6-16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物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金属前驱体为AuCl4-或PtCl62-;所述NaBH4水溶液浓度为0.05mol/l,滴加30-60ml;透析时,直至透析液电导率恒定时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15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