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采光大棚用气膜拉索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2086.2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5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茂亦;汪妍君;劳歆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德膜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2 | 分类号: | A01G9/22;F16G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索 气膜 采光大棚 网结构 固定基础 交叉节点 高透光 固定套 拉伸 膜材 大棚跨度 高透光率 金属卡件 经度方向 连接固定 两端锚固 网状结构 纬度方向 位置通过 纵横相交 纵横交错 透光率 种植物 布设 面形 周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采光大棚用气膜拉索网结构,包括高透光率的气膜,其设置于地面上的固定基础上;拉索,其分为沿纬度方向的设置的第一拉索、沿经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拉索,多根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纵横交错布设于气膜外表面形成网状结构,任意两根纵横相交的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的交叉节点位置通过交叉索金属卡件连接固定,每根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的两端锚固于固定基础;处于同一拉索上的任意两相邻交叉节点之间还设有拉索固定套,拉索固定套的下周沿固定在气膜的外表面。本发明解决了高透光膜材由于拉伸强度较低而难以实现采光大棚气膜的难题,高透光膜材采用本拉索网结构后拉伸强度大幅提升,大棚跨度大、透光率好,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棚建筑技术领域、膜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采光大棚用气膜拉索网结构。
背景技术
膜结构(Membrane)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气膜建筑就是采用高强度、高柔性的薄气膜料为主要材料,利用密封空间内空气压力支撑原理,将气膜的外沿固定在地面基础或者屋面结构周边上,利用充气系统将大量空气送入气膜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当气膜内压力大于气膜外压力时,就产生一定的气压差,气膜内气体就能将气膜支撑起来覆盖在地面或者屋面上,形成大跨度的无梁无柱的建筑空间。
在膜结构的具体应用中,使用膜结构制造大棚还未见记载,因为种植植物的大棚要求高透光率,良好的光照是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虽然也可以通过额外补充光源促进作物生长,但成本高,而现有的气膜建筑所采用的气膜的强度都较高、透光率都太差,采用高透光率的气膜用于建造大棚时,因为这类气膜的强度低,内外气压差导致气膜受到张力,但这类气膜抗拉性能较弱,大棚的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稳定性不佳,这就需要额外的加固装置用以提高气膜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抗拉能力以及抗雨雪、抗风的能力,该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采光大棚用气膜拉索网结构。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采光大棚用气膜拉索网结构,包括:
高透光率的气膜,所述气膜设置于地面上的固定基础上,并形成一拱形密封曲面结构;
拉索,所述拉索分为沿纬度方向的设置的第一拉索、沿经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拉索,多根所述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纵横交错布设于所述气膜外表面形成网状结构,任意两根纵横相交的所述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的交叉节点位置通过交叉索金属卡件连接固定,每根所述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的两端分别通过一锚固装置锚固于地面上的固定基础;
处于同一所述拉索上的任意两相邻交叉节点之间还设有将此部分所述拉索包覆的拱形的拉索固定套,所述拉索固定套的下周沿固定在所述气膜的外表面。
优选的,
所述交叉节点的上下左右各设有一所述拉索固定套;
上述四个拉索固定套延伸到接近所述交叉节点处,并限定出一容纳空间;所述交叉索金属卡件的外侧还覆盖有节点固定套,所述节点固定套的周缘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周缘相重叠。
优选的,
所述节点固定套的周沿与所述拉索固定套的端面、气膜的外表面热压焊接;
所述拉索固定套的下周沿与所述气膜的外表面热压焊接。
优选的,
所述交叉索金属卡件包括:
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置于所述拉索的下方;
所述金属底板上还可拆卸的连接有至少两个压合在所述第一拉索或所述第二拉索上并同向分布的金属压件;
所述金属压件与所述第一拉索的接触面形成有凹陷结构。
优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德膜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德膜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2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楂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 下一篇:果树幼苗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