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碳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2237.4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潇;许翔;惠国栋;马斌悍;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共享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碳剂按质量百分比,由95~98.5%的石 墨料与1.5~5.0%的粘接剂组成,所述石墨料由微粉石墨与电极粉末混合后得到, 粒度不超过74.0μm,微粉石墨与电极粉末的质量比为41~65:40~65;所述粘接 剂由无机粘接剂和有机粘接剂按质量比1:0.75~1.4组成;所述无机粘接剂为原 硅酸、硅酸盐和粘土中的一种以上与纯水的溶液,质量浓度为40.0~50.0%,硅 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和硅酸钙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有机粘接剂由淀 粉、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和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以上与 水的溶胶,质量浓度为2.5~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的粘度为 950~1563cP,pH值为6.5~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石墨为锂离子电 池负极石墨材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尾料,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材料为天然 鳞片石墨、石油针状焦制人造石墨、煤系针状焦制人造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中 的一种以上;所述电极粉末为废石墨电极的粉末料,废石墨电极为铸造用电炉 回收的石墨电极、电解铝回收的废石墨电极、石墨冷铁回收料和废石墨坩埚料 中的一种以上。
4.一种增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微粉石墨与电极粉末按照质量比为41~65:40~65混合均匀,得到混 合后的石墨料;
二、在保护性气氛下,将石墨料以5.0~30.0℃/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 至1800~2800℃,保温0.5~30.0h,然后炉内自然降温至室温,过200目筛,得到 石墨原料;
三、将原硅酸、硅酸盐和粘土中的一种以上与纯水混合,得到无机粘接剂, 无机粘接剂的质量浓度为40.0~50.0%;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 和硅酸钙中的一种以上;
四、将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和聚四氟乙烯中 的一种以上的粉末,加入到100℃的纯水中,80~200rpm转速下搅拌0.1~2.0h后, 自然降温至室温,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5~15.0%的溶胶状的有机粘接剂;
五、按无机粘接剂与有机粘接剂的质量比为1:0.75~1.4,将无机粘接剂缓慢 加入到有机粘接剂中,搅拌速度为400~1000rpm,加入完毕持续搅拌混合 0.1~10h,得到粘接剂;
六、按质量百分比,将1.5~5.0%的粘接剂加入到95~98.5%的石墨原料中, 直接在80~150℃的温度环境中处理,转速为200~5000rpm,时间为0.1~30.0h, 得到造粒原料;
七、造粒,得到增碳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石墨 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材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尾料,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 材料为天然鳞片石墨、石油针状焦制人造石墨、煤系针状焦制人造石墨和中间 相碳微球中的一种以上,粒度不超过74.0μm;所述电极粉末为废石墨电极的粉 末料,废石墨电极为铸造用电炉回收的石墨电极、电解铝回收的废石墨电极、 石墨冷铁回收料和废石墨坩埚料中的一种以上,粒度不超过74.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混 合转速为200~1000rpm,混合时间为0.1~10.0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保 护性气氛为氮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气,气体的纯度为99.9~99.99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粘 接剂的粘度为950~1563cP,pH值为6.5~10.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造 粒,颗粒直径为0.01~5.00mm,长度为0.10~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后 将增碳剂颗粒烘干或自然风干干燥,所述烘干温度为60~150℃,烘干时间为 0.5~50.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共享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共享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22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铸件预热装置及其预热方法
- 下一篇:冠心病早期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