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进口压力隔膜计量泵的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2412.X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7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津晶;柳玉萍;卫中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顿罗工业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F16K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进口 压力 隔膜 计量 减压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进口压力隔膜计量泵的减压阀,包括阀体(100)、阀芯(105)、减压筒(400)、节流孔板、减压调节机构(200)和减压平衡机构(300),所述的减压筒(400)底部设置节流孔板,顶部密封连接阀体(100),所述的阀芯(105)活动设置在阀体(100)内腔中,阀芯(105)沿阀体(100)内腔上下运动进行阀体(100)的开通和密封,所述的减压调节机构(200)穿过减压筒(400)筒壁与节流孔板连接,所述的减压平衡机构(300)垂直于所述的减压筒(400)筒壁设置,并连通减压筒(400)筒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阀,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进口压力隔膜计量泵的减压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高进口压力的循环泵大多采用效率比较低的旋转泵设备,而比较少的采用效率高的计量泵,其主要原因是计量泵对最大进口压力有较大限制,一般而言,计量泵的进口压力大于10MPa时为中高进口压力,因此在使用计量泵时,若进口压力比较高时,往往会因为驱动端传动机构过热导致计量泵出问题,造成损失。可采用更换驱动端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此方式成本过高,且没有通用性。目前多数使用更改整体的液力端形式来满足需要,但由于成本过高,使用的范围限制条件太多,导致本身的竞争力不强,因此市场上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高进口压力隔膜计量泵的减压阀。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高进口压力隔膜计量泵的减压阀,包括阀体、阀芯、减压筒、节流孔板、减压调节机构和减压平衡机构,所述的减压筒底部设置节流孔板,顶部密封连接阀体,所述的阀芯活动设置在阀体内腔中,阀芯沿阀体内腔上下运动进行阀体的开通和密封,所述的减压调节机构穿过减压筒筒壁与所述的节流孔板连接,用于调节减压大小,所述的减压平衡机构垂直于所述的减压筒筒壁设置,并连通减压筒筒体,从而平衡介质流速。
所述的阀芯为T型结构,所述的阀体内壁设置用于支撑阀芯水平部的凸台,沿阀芯垂直部方向设有阀芯弹簧,该阀芯弹簧上端与阀芯垂直部固定连接,下端连接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通过限位环销固定连接阀体。隔膜计量泵吸入冲程时,介质通过阀芯上下的压差,克服阀芯弹簧的作用力,打开阀芯,进入阀芯上部的泵头内部,所述的限位环和限位环销保证阀芯开度不高于设计值,保证阀芯寿命,达到吸液的目的;隔膜计量泵排出冲程时,隔膜计量泵内部的压力大于阀芯下部的压力,在阀芯弹簧的作用力下,阀芯回复到初始状态,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所述的节流孔板上均匀分布一定大小以及一定数量的通孔,垂直于所述的通孔方向还设有贯通的调节孔,减少的压力理论依据以节流孔板的原理,以及小孔整体和局部的能量损失;通过节流孔板上通孔的数量、大小可通过介质流量精确的计算和设计出来。
所述的减压调节机构包括减压调节杆、调节杆固定块、所述的调节杆固定块设置在减压筒侧壁上,所述的减压调节杆依次穿过调节杆固定块、减压筒和调节孔设置;
通过调节减压调节杆伸入调节孔的长度控制调节孔板上流通介质的通孔数量,进一步控制减压大小,当隔膜计量泵调节流量时,可以通过减压调节机构进行减压大小的控制,使减压效果与隔膜计量泵的流量调节保持一致,能适用于不同的工况,通用性强。
所述的减压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游标,该调节游标套在所述的减压调节杆外侧并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杆固定块,所述的减压调节杆上设有相应的刻度线,通过调节游标和相应的刻度线实现减压大小的标定,方便调节。
所述的减压平衡机构包括平衡筒体、上盖和平衡膜片和减压弹簧,所述的平衡筒体为斗状结构,其小口径端连接减压筒,大口径端螺纹连接所述的上盖,所述的平衡筒体和上盖形成容纳腔,所述的平衡膜片设置在所述的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的左腔室与所述的减压筒筒体连通,所述的平衡膜片通过减压弹簧连接至所述的上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顿罗工业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米顿罗工业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2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