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擎诊断连接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3378.8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梁裕斌;唐海波;文雄;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彭益宏;韩云涵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擎 诊断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修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擎诊断连接线。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的发动机和底盘电器电控多数安装在发动机舱,在售后维修中,进行ABS系统排气测试、发动机点火和喷油测试、冷却风扇运转测试、燃油泵继电器接通等测试时维修技师都在发动机舱区域检测和检修。
目前除了部分丰田品牌车辆,在发动机舱保留有诊断接口,其它所有车辆的电脑检测接口都在驾驶室,这样非常不利于维修技师在发动机舱区域检测和检修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下降,诊断工具连接不可靠等现象,该新型诊断电脑过渡线工具,就是为了高效可靠的从发动机舱线束中,转换出标准OBD-II电脑诊断接口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诊断连接线,旨在解决发动机舱检修存在的困难。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引擎诊断连接线,该引擎诊断连接线主要包括:通讯线、与所述通讯线一端连接的与发动机线束相匹配的高速CAN插头、以及与所述通讯线另一端连接能与诊断仪插口相匹配的MDI插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速CAN插头的1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的6号端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速CAN插头的2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的16号端连接同时与蓄电池正极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速CAN插头的3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的4、5号端连接的同时与蓄电池负极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速CAN插头的4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的14号端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通讯线由标准的高速通信双绞线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连接线解决了发动机舱无标准OBD-II诊断接口问题,维修技师在车辆前端工作,快速可靠的连接诊断电脑,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解决了在发动机区域工作连接诊断电脑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擎诊断连接线;
附图标记:1、高速CAN插头2、蓄电池正极3、蓄电池负极4、MDI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擎诊断连接线,该引擎诊断连接线主要包括:通讯线、与所述通讯线一端连接的与发动机线束相匹配的高速CAN插头、以及与所述通讯线另一端连接能与诊断仪插口相匹配的MDI插头4,所述高速CAN插头的1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4的6号端连接;所述高速CAN插头的2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4的16号端连接同时与蓄电池正极2连接;所述高速CAN插头的3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4的4、5号端连接的同时与蓄电池负极3连接;所述高速CAN插头的4号端通过通讯线与所述MDI插头4的14号端连接,使用该连接线后,维修人员可以直接将诊断电脑连接发动机舱,不需要绕到驾驶室内连接诊断电脑,降低了维修技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满足高速CAN通讯工艺要求,保证电脑诊断数据不被干扰,提高了动作测试时的直观感,使用该专用线束操作简单,只需对接防呆插头即可,降低出错的风险,保证诊断电脑和车辆以及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3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强化接头结构的金属软管
- 下一篇:一种中高压用旋转组合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