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式水培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3431.4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锴环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张文军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水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公路园林和城市园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式水培箱。
背景技术
公路园林和城市园林可以绿化公路和城市环境,为此,现代的城市园林建 设和公路园林设计中,都采用了绿化植被作为隔离带,用于道路隔离。
传统的隔离带都是利用金属护栏作为隔离防护,再在金属护栏中种植陆生 植物,金属护栏由于自重较轻,需要螺栓将护栏钉在路面。其缺点非常明显,1、 两道金属护栏对车辆的防撞和缓冲效果有限。大型客货车很容易冲破护栏;2、 陆生植物生长迅速,很容易蔓延出金属护栏,影响道路视线,经常需要人工浇 水和修剪枝叶,人工维护成本很高;3、现有的隔离带水培箱内的水无法流动形 成“死水”,易腐烂变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阶梯式水培箱,相邻水箱内的水可以流 动形成“活水”,有效防止现有水箱内的“死水”易腐烂变臭的问题,降低人 工维护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表述一种阶梯式水培箱,其关键在于:包括条形 箱体,所述条形箱体内等距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条形箱体分隔为至少两个水箱; 相邻水箱的端口齐平,箱底呈阶梯型依次降低;所述水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 有通孔。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所述水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位于水箱左 侧侧壁上的通孔形成该水箱的进水口,位于其右侧壁上的通孔形成该水箱的出 水口;左侧水箱的出水口为右侧水箱的进水口,基于此,相邻水箱经通孔相通, 在条形箱体内形成一条水流通路。使用时,在条形箱体的左侧安装水泵,将水 抽进条形箱体内,水从条形箱体的右侧流出。
进一步地,每个水箱的左侧通孔高度都大于其右侧通孔高度。这样设计, 方便相邻水箱内的水靠自身重力依次流入下一个水箱,还可控制水箱的水位永 远不大于其左侧出水口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右侧通孔的高度大于其所在水箱深度的1/2,小于其所在 水箱深度的2/3。由于水生植物培养时,应将其根系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置于水面 上方,保证水生植物根系呼吸,防止根部腐烂。
在具体实施时,为加大条形箱体内水流动量,所述通孔交错分布在靠近所 述水箱的前后壁处。这样,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水箱内基本呈对角线分布,水分 必须从水箱的一个角流向对角才可流出该水箱,最大限度的保证水箱内水的流 动量。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阶梯式水培箱,相邻水箱内的水可以流 动形成“活水”,有效防止现有水箱内的“死水”易腐烂变臭的问题,降低人 工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阶梯式水培箱,其关键在于:包括条形箱体1,所述条形 箱体1内等距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条形箱体1分隔为至少两个水箱3;相邻 水箱3的端口齐平,箱底呈阶梯型依次降低;所述水箱3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 有通孔4。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所述水箱3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4,位于水箱 3左侧侧壁上的通孔4形成该水箱3的进水口,位于其右侧壁上的通孔4形成该 水箱3的出水口;左侧水箱3的出水口为右侧水箱3的进水口,基于此,相邻 水箱3经通孔4相通,在条形箱体1内形成一条水流通路。使用时,在条形箱 体1的左侧安装水泵,将水抽进条形箱体1内,水从条形箱体1的右侧流出。
从图1还可看出,每个水箱3的左侧通孔4高度都大于其右侧通孔4高度。 这样设计,方便相邻水箱3内的水靠自身重力依次流入下一个水箱3,还可控制 水箱3的水位永远不大于其左侧出水口的高度。
所述右侧通孔4的高度大于其所在水箱3深度的1/2,小于其所在水箱3深 度的2/3。由于水生植物培养时,应将其根系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置于水面上方, 保证水生植物根系呼吸,防止根部腐烂。
在本实施例中,为加大条形箱体1内水流动量,所述通孔4交错分布在靠 近所述水箱3的前后壁处,其结构如图2所示。这样,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水箱 内基本呈对角线分布,水分必须从水箱3的一个角流向对角才可流出该水箱3, 最大限度的保证水箱内水的流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锴环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锴环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3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