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分离细颗粒的方法及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3707.9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杰;夏激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1/14 | 分类号: | C10G21/14;C10G21/20;C10G2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颗粒 含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第一混合物 下沉 方法和装置 溶剂混合 溶剂 | ||
一种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分离细颗粒的方法包括:将包含碳氢化合物、细颗粒和水的所述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与溶剂混合,以得到第一混合物且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下沉;及从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分离出包含所述碳氢化合物、所述溶剂和所述水的液相和包含下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的固相。本发明还涉及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分离细颗粒的方法和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开采中,对原材料中的细颗粒处理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若细颗粒残留在石油中会大大影响成品的品质。在开采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含有碳氢化合物、细颗粒和水的尾矿,通常被称为成熟细尾矿(Mature Fine Tailings)。这种尾矿中的细颗粒很难沉降,现有技术无法对成熟细尾矿中的细颗粒进行令人满意的处理,而是将成熟细尾矿存储在尾矿池中,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分离细颗粒的方法和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分离细颗粒的方法,其包括:将包含碳氢化合物、细颗粒和水的所述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与溶剂混合,以得到第一混合物且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下沉;从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分离出包含所述碳氢化合物、所述溶剂和所述水的液相和包含下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的固相。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将包含碳氢化合物、细颗粒和水的所述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与溶剂混合,以得到第一混合物且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下沉;从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分离出包含所述碳氢化合物、所述溶剂和所述水的液相和包含下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的固相;从所述液相中分离出所述碳氢化合物。
又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装置,其包括:混合单元,用于将包含碳氢化合物、细颗粒和水的所述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与溶剂混合,以得到第一混合物且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下沉;第一分离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分离出包含所述碳氢化合物、所述溶剂和所述水的液相和包含下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细颗粒的固相;及第二分离单元,用于从所述液相中分离出所述碳氢化合物。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分离细颗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装置的示意图;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及的“细颗粒”是指存在于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中的固体颗粒物,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未被处理之前,该固体颗粒物在合理时间内的沉降可忽略不计。所述细颗粒的示例如:粒径小于5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粒径小于44微米的固体颗粒物,或者是粒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合理时间可能是数年、数月、数日或者数小时。
本发明提及的“沉降”是指细颗粒在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定向运动,尤其是指细颗粒的下沉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降”是指细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下沉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3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制对苯二甲腈的方法
- 下一篇:内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