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修复涂料及其喷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4018.X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源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12;C09D7/00;B05D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孙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终端 即刻 修复 涂料 及其 喷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修复涂料及其喷涂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从移动终端相关产品的研发趋势不难发现,使用在手机上的保护装置由全 包覆厚重的保护套渐渐转变为透明轻薄的保护壳。进一步分析发现,屏幕增大且手机重量 增重的情况下手机族群选用"透明"、"轻薄"的保护壳配件趋势明显。但是,轻薄的保护壳 产品也存在不耐久、容易被刮伤导致外观变旧的问题。
传统解决不耐刮伤的方式是使用表面硬化涂料做保护,但硬化处理后存在变形容 易碎裂的问题。例如:为避免刮伤手机表面,安装时手机壳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弯折变形,在 此过程中,经硬化处理保护壳的壳体表面的涂料容易破碎,进而影响外观或失去保护作用。
此外,现有的涂料还存在如下问题:
1、能达到抗刮伤效果的涂料,涂膜硬度要高,无弯折性;
2、传统涂膜一旦有细小刮伤,则痕迹永远存在,无法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修复涂料及其喷 涂方法,受到刮伤时具有自动修复刮伤的能力同时具有大角度的弯折弹性,不易产生永久 性刮痕;抗划伤刮伤恢复时间快,成本低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修复涂 料,包括:用以进行自修复及表面干性的第一聚氨酯树脂;用以进行自修复的第二聚氨酯树 脂;用以消除生产过程中气泡的消泡剂;用以加速涂膜干燥速度的催干剂;用以降低反应表 面张力和体液的流动性对底材润湿性的流平剂;以及用以调整干燥性和促进流平的溶剂; 第一聚氨酯树脂、第二聚氨酯树脂、消泡剂、催干剂、流平剂、溶剂以及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 为:第一聚氨酯树脂10%;第二聚氨酯树脂40%;消泡剂0.5%;催干剂1%;流平剂0.5%;溶剂 48%。
其中,还包括:用以在一定烘烤温度下与第一聚氨酯树脂和第二聚氨酯树脂产生 交联反应,提升性能的硬化剂。
其中,催干剂为有机锡。
其中,流平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 修复涂料的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修复涂料与溶剂混合,然后加 入硬化剂进行开油;素材表面处理;在素材需要保护部位喷涂即刻修复涂料。
其中,素材表面处理包括除油脂、除脱模剂、清洁、干燥的步骤。
其中,在加入硬化剂进行开油的步骤中,加入即刻修复涂料、硬化剂以及稀释剂的 重量比为100:15:50。
其中,喷涂即刻修复涂料的步骤在1小时内喷涂完成。
实施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修复涂料及其喷涂方法,具有如下有益 效果:
第一,第一聚氨酯树脂、第二聚氨酯树脂、消泡剂、催干剂、流平剂、溶剂以及硬化剂通 过合理搭配,使涂料在受到刮伤时具有自动修复刮伤的能力同时具有大角度的弯折弹性, 不易产生永久性刮痕,既有优良的性能又严格控制了成本。
第二,能够适用于多种底材,可广泛应用于3C行业的涂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即刻修复涂料,包括:
用以进行自修复及表面干性的第一聚氨酯树脂;用以进行自修复的第二聚氨酯树脂; 用以消除生产过程中气泡的消泡剂;用以加速涂膜干燥速度的催干剂;用以降低反应表面 张力和体液的流动性对底材润湿性的流平剂;以及用以调整干燥性和促进流平的溶剂。
具体实施时,催干剂为有机锡,流平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合物。
优选的,溶剂为xylene、Ethylacetate以及Diacetonealcohol三种溶剂,该三种 溶剂所占的份数比为8:7:1。
进一步的,第一聚氨酯树脂、第二聚氨酯树脂、消泡剂、催干剂、流平剂、溶剂以及 硬化剂为主剂,其质量百分比为:第一聚氨酯树脂10%;第二聚氨酯树脂40%;消泡剂0.5%;催 干剂1%;流平剂0.5%;溶剂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源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源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4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幕墙用硅酮密封胶
- 下一篇:水上充气救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