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色UV涂料及其喷涂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4020.7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卿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源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67/06;C09D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孙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色 uv 涂料 及其 喷涂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色UV涂料及其喷涂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UV是可见紫色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紫外线(UV)用于工业生产上,其一般使用的是长波UV(UV-A),波长为320--400nm。
UV光固化产品都以透明色为主,而实色UV体系在本领域目前是UV底层加喷一层溶剂型色漆來实现的。
现有的UV涂料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耐化学性差;2、硬度低;3、烘烤时间长;4、反应性慢;5、VOC排放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色UV涂料及其喷涂使用方法,提升可调色UV涂料固化效果,适用于喷涂调色底漆较少的工艺;提升漆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生产成本,减排节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色UV涂料,包括:用以增强交联反应和提高手感的的聚氨酯低聚物;用以增加柔韧性及提高对颜色相溶性的丙烯酸低聚物;用以吸收在第一波峰范围内的紫外光后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低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第一引发剂;用以吸收在第二波峰范围内的紫外光后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低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第二引发剂;用以降低粘度和颜料润湿性的丙烯酸单体和有机溶剂;用以提高反应活性和有机溶剂释放性的催化剂;用以降低反应表面张力和体液的流动性对底材润湿性的流平剂;以及用以提供对底材的遮力和调节光泽和手感的色浆和消光粉;聚氨酯低聚物、丙烯酸低聚物、第一引发剂、第二引发剂、丙烯酸单体、有机溶剂、催化剂、流平剂、色浆以及消光粉的质量百分比为:聚氨酯低聚物30-50%;丙烯酸低聚物10-20%;第一引发剂2-6%;第二引发剂0.5-1.5%;丙烯酸单体10-20%;有机溶剂5-20%;催化剂0-0.3%;流平剂0.3-1.5%;色浆10-35%;消光粉3-8%。
其中,聚氨酯低聚物包括脂肪族低聚物、有机氟改性聚氨脂低聚物、改性聚脂低聚物以及聚醚聚低聚物中的任一种。
其中,还包括:第一引发剂为过硫酸根引发剂、异丙基硫杂蒽酮引发剂、夺氢型引发剂、苯基双裂解型引发剂以及裂解型引发剂中的任一种;第二引发剂为过硫酸根引发剂、异丙基硫杂蒽酮引发剂、夺氢型引发剂、苯基双裂解型引发剂以及裂解型引发剂中的任一种。
其中,催化剂为有机锡或活性氨。
其中,流平剂为有机硅聚醚改性流平剂、有机氟流平剂以及硅改性流平剂中的任一种。
其中,第一波峰的范围在325-370nm,第二波峰的范围在350-400n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色UV涂料的喷涂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调色UV涂料、酯类和酮类相混合的组分体以及不同配色的色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在素材表面进行喷涂。
实施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调色UV涂料及其喷涂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聚氨酯低聚物、丙烯酸低聚物、第一引发剂、第二引发剂、丙烯酸单体、有机溶剂、催化剂、流平剂、色浆以及消光粉通过合理配比,能够提升可调色UV涂料固化效果,进一步适用于喷涂调色底漆较少的工艺,且可提升漆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生产成本,减排节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UV固化的化学体系一般包括齐聚物、单体、光引发剂、助剂等成分。齐聚物在辐射固化配方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涂料、UVMonocoat(可调色的UV涂料)、黏合剂或其他基料在辐射固化后的整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源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源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4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