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用于发热装置的冷却剂流体的有效温度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4106.X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D.J.贝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0 | 分类号: | H02K9/0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谭华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冷却剂回路 第二流体 发热装置 流体流速 热交换器 有效温度 温度降 电机 穿过 方法和设备 冷却剂流体 温度传感器 第一流体 流体容器 温度确定 监测 | ||
一种用于动态地监测在发热装置处的流体温度的方法,包括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保持在流体容器中的流体的温度。确定第一流体流速和第二流体流速。基于流体温度和通过主动冷却剂回路的第二流体流速确定穿过主动冷却剂回路中的热交换器的流体的第三流体流速和温度降。基于穿过热交换器的流体的第三流体流速和温度降确定通过主动冷却剂回路供应给电机的流体温度。基于容器中的流体的温度和通过主动冷却剂回路供应给电机的流体的温度确定流体的有效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括电机的发热装置的冷却系统,和与之相关的温度。
背景技术
在此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用于大体展现本发明背景的目的。在本背景技术部分描述的程度内的本申请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递交申请时没有成为现有技术的方面既没有明示也没有暗示作为抵触本申请的现有技术。
在操作期间产生热的装置可装备有冷却系统,以将热去除来防止温度相关的损坏。一种形式的发热装置包括电马达/发电机(电机),包括混合动力和电动车辆应用中使用的那些。发热装置可提供温度反馈给控制系统,以控制操作和防止对马达绕组的温度相关损坏,所述损坏由在与服役寿命相关的优选温度范围之外的操作导致。这样的控制系统可包括控制例程,以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减小马达扭矩输出。但是,减小马达扭矩输出从发热装置的期望性能的角度看是不期望的。
发明内容
描述了一种用于发热装置的冷却系统,其包括流体泵,该流体泵流体地连接至被动冷却剂回路和主动冷却剂回路,所述被动冷却剂回路和主动冷却剂回路每个与发热装置流体连通。主动冷却剂回路包括热交换器、被动旁通控制阀和旁通回路。一种用于动态地监测在发热装置处的流体温度的方法,包括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保持在流体容器中的流体的温度,该容器将流体供应给流体泵。确定通过被动冷却剂回路的第一流体流速和通过主动冷却剂回路的第二流体流速。基于流体的温度和通过主动冷却剂回路的第二流体流速来确定穿过主动冷却剂回路中的热交换器的流体的第三流体流速和温度降。基于穿过热交换器的流体的第三流体流速和温度降来确定通过主动冷却剂回路供应给电机的流体温度。基于容器中的流体的温度和通过主动冷却剂回路供应给电机的流体温度确定流体的有效温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当所述流体的温度小于用于激活所述被动旁通控制阀的最小临界温度时,所述第三流体流速是零。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当所述流体的温度大于用于激活所述被动旁通控制阀的上临界温度时,所述第三流体流速等于第二流体流速。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空气冷却的热交换器,并且其中,基于所述流体的温度和通过所述主动冷却剂回路的第二流体流速确定穿过主动冷却剂回路中的热交换器的流体的温度降的步骤还包括:基于流体温度、第二流体流速和环境空气温度来确定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流体的温度降。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基于容器中的流体的温度和通过所述主动冷却剂回路供应给所述电机的流体温度确定有效流体温度的步骤包括:合计所述第一流速和容器中的流体温度、以及合计所述第二流速和通过所述主动冷却剂回路供应给所述电机的流体的温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中,基于所述流体的温度和通过所述主动冷却剂回路的第二流体流速确定穿过所述主动冷却剂回路中的热交换器的第三流体流速的控制例程包括:基于所述流体的温度来确定所述被动旁通控制阀的开度的大小,以及基于所述被动旁通控制阀的开度的大小确定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三流体流速。
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中,当所述流体的温度小于用于激活所述被动旁通控制阀的最小临界温度时,所述第三流体流速是零。
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中,当所述流体的温度大于用于激活所述被动旁通控制阀的上临界温度时,所述第三流体流速等于所述第二流体流速。
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空气冷却的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4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折弯机同步托料装置
- 下一篇:三切口食管手术托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