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效吸附的双功能单体多糖分子印迹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5170.X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黄微薇;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0/58;C08F2/44;C08K9/06;C08K3/22;C08J9/26;B01J20/26;B01D1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高效 吸附 功能 单体 多糖 分子 印迹 纳米 颗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多糖分子印迹纳米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糖普遍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之一。据研究表明,多数的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等功效,而且植物多糖来源广泛没有细胞毒性,毒副作用小,可应用于医药领域,目前人们对多糖研究的层次与水平还远远落后于蛋白质和核酸,主要因为多糖组成复杂,有些多糖与色素蛋白质结合,不易分离纯化,所以目前的多糖制品多为未经纯化的粗多糖制剂,无法明确剂量关系;其次,人们对水溶性多糖还不够重视,对其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无法从分子水平揭示许多目前尚不能解释的多糖生物活性机制。多糖的生物活性主要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其结构变化常常伴随着生物活性的改变。多糖的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官能团以及高级结构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其生物活性。所以加强对多糖结构的深入研究对阐明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推动多糖类物质在医药界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多糖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对多糖分离纯化步骤繁琐、分离纯化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制备高效吸附的双功能单体多糖分子印迹纳米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高效吸附的双功能单体多糖分子印迹纳米颗粒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将FeCl3·6H2O溶于乙二醇中,超声处理10min~15min,然后加入无水乙酸钠,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5min~35min,转移至不锈钢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80~220℃下反应5h~7h,停止反应后取出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对得到的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处理,所述的洗涤处理为:先用无水乙醇洗涤固体物质3次,再用双蒸水洗涤固体物质5次,然后在温度为40~70℃的条件下干燥11h~13h,得到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步骤一中所述的FeCl3·6H2O的质量与乙二醇的体积的比为13.5g:(450~550)mL;步骤一中所述的FeCl3·6H2O与无水乙酸钠的质量比为13.5:(30~40);
每次洗涤处理所用无水乙醇的体积与FeCl3·6H2O的质量的比为(14~30)mL:1g;每次洗涤处理所用双蒸水的体积与FeCl3·6H2O的质量的比为(14~30)mL:1g;
二、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硅烷化: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400r/min的条件下向步骤一得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中加入异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物,混合至分散均匀,然后逐滴加入氨水,滴加完毕后,再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滴加完毕后,于室温下以搅拌速度为200r/min~400r/min搅拌10h~14h,停止反应,对得到的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处理,所述的洗涤处理为:先用双蒸水洗涤固体物质5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固体物质3次,然后用钕铁硼磁铁进行磁力分离沉降,倒出上层液体后,将固体物质置于温度为40~70℃的条件下干燥11h~13h,得到Fe3O4@SiO2微粒;
步骤二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质量与异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的体积的比为1.0g:(150~1000)mL;其中所述的异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物中异丙醇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4:1;步骤二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质量与氨水的体积的比为1.0g:(5~25)mL;步骤二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质量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的比为1.0g:(5~1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