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轮机调节系统用电子调节器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5593.1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艾东平;王官宏;于大海;李志强;何凤军;任岩;何可智;张新华;常喜强;王衡;郭小龙;于永军;齐晓笑;刘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轮机 调节 系统 用电 调节器 模型 | ||
1.一种水轮机调节系统用电子调节器模型,所述水轮机调节系统用电子调节器模型用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计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调节器模型包括大网控制系统和孤网控制系统;
所述大网控制系统中设有PID调节模块;
所述大网控制系统根据频率偏差值与所述孤网控制系统自动切换;
所述大网控制系统包括开度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与开度控制系统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所述PID调节模块;
所述孤网控制系统与开度控制系统具有相同结构的所述PID调节模块;
所述开度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电子调节器模型提供开度控制模式;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电子调节器模型提供功率控制模式;
所述孤网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电子调节器模型提供孤网控制模式;
所述开度控制模式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手动切换、且所述开度控制模式和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均与所述孤网控制模式自动切换;
所述开度控制模式和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均与所述孤网控制模式自动切换的切换原则包括:
当频率变化满足ω-ω0≥ωc+或ω-ω0≤ωc-且持续时间大于Tdy1时,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或开度控制模式自动切换为孤网控制模式;
当ωc-≤ω-ω0≤ωc+且持续时间大于Tdy2时,所述孤网控制模式自动切换回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或开度控制模式;
其中,ωc+为孤网大网模式切换频率正边界值;ωc-为孤网大网模式切换频率负边界值;Tdy1为开度控制模式或功率控制模式切换孤网控制模式延时;Tdy2为孤网控制模式切换开度控制模式或功率控制模式延时;ω为机组转速;ω0为转速给定;
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根据功率偏差量的大小,进行PID参数切换,且其切换原则包括:
当abs(ΔPe)>dP1+dP2时,功率控制模式的PID参数由当前运行参数切换为另一套PID参数;
当abs(ΔPe)<dP1时,功率控制模式的PID参数切换回初始PID参数;
其中,ΔPe=ΔPE+Δω/ep且dP1,dP2均为功率控制模式PID参数切换门槛值;ep为永态转差系数;ΔPE为发电机功率偏差;Δω为转速偏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均包括一组频率测量模块、死区设定模块、所述PID调节模块及速率限制模块;
所述开度控制系统还包括导叶开度测量模块;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还包括功率测量模块;
所述开度控制系统中的所述频率测量模块、第一死区设定模块及所述PID调节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导叶开度测量模块、第二死区设定模块及所述PID调节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中的所述频率测量模块、所述死区设定模块及所述PID调节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功率测量模块、所述死区设定模块及所述PID调节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开度控制系统中所述PID调节模块的输出侧与输入侧均连接有所述速率限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测量模块,所述导叶开度测量模块及所述功率测量模块均包括滞后单元和连接至所述滞后单元的延时单元;
所述PID调节模块包括PID环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调节器模型处于所述开度控制模式时,负反馈信号的开度偏差经PID调节模块的积分环节输入所述开度控制系统中的所述PID调节模块,或经PID调节模块的PID环节输入所述开度控制系统中的所述PID调节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5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