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型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55699.1 申请日: 2015-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5536867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发明(设计)人: 潘剑明;鞠景喜;陈华;魏小娟;施春苗;魏青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31/02 分类号: B01J31/02;B01J37/02;B01J33/00
代理公司: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代理人: 翁霁明
地址: 3100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包覆型钯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包覆型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贵金属在催化、气体感应器、燃料电池等领域中有独特的应用,所以其逐 渐成为了研究热点。然而,由于纳米贵金属高表面能导致其很容易聚集或者形态的改变,它 们都会导致金属颗粒催化活性与选择性的降低。为了降低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人们一直在 寻找新的方法,比如使用表面活性剂,对金属颗粒表面就行保护。比如Copelin在欧洲专利 中EP0009802中公开了一种Pd/SiO2催化剂及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在该过程中钯催化 剂比较稳定,可能由于钯催化剂一般都是以钯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有效防止了催化剂的失活。 华东科技大学的ZhaoXiuge利用聚乙二醇稳定钯纳米颗粒,用于苯甲醇的氧化,并对催化剂 进行了回收,得到很好的回收效果,催化剂没有明显的活性损失(Wangetal.,Catal.Lett.,2009, 132,34-40)。SaimOzkar利用硅包裹钴铁磁性载体,再在其上负载纳米钯颗粒,用于催化硼 烷胺的脱氢反应,此催化剂易回收,高活性(SerdarAkbayraketal.,Appl.Cata.B,2014,147, 387-393)。Mark首次利用聚乙烯吡啶包覆纳米钯制备纳米球,用于催化偶联反应,该催化剂 在高温下稳定,钯颗粒没有发生团聚现象(Marketal.,Chem.Mater.,2000,12,1985-1989)。 Goutam利用铝溶胶包覆金钯合金,从而制备出稳定的合金纳米颗粒,而且将其负载于玻璃基 底上,制备成易回收的催化剂(Goutametal.,J.Phys.Chem.,113,2009-2015)。钯碳是一种使用 非常普遍的贵金属催化剂,可用于硝基加氢、炔烃还原、Suzuki/Heck反应、苯环的氢化、羟 基氧化等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文献报道在钯碳催化剂上对金属钯进行包覆,包覆后 的催化剂可以有一定的疏水、亲水或者耐酸碱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便宜易得, 价格低廉,催化性能没有明显的降低且其可回收性能得以明显增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钯碳 催化剂使用范畴的包覆型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包覆型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 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钯盐溶液;

b)在钯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与还原剂,使钯盐在一定的温度下生成纳米钯悬浮 液;

c)在纳米钯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后,继续添加包埋剂溶液,通过碱液调节pH 使包埋剂水解,从而制得包覆性纳米钯颗粒;

d)最后将包覆性纳米钯颗粒加入至活性炭炭浆中,得到包覆型钯碳催化剂。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钯盐溶液中的钯盐为PdCl2、Pd(NO3)2和Pd(OAc)2中的一种; 钯盐溶液的溶剂为盐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丙酮、异丙醇和甲苯中的一种, 制备钯盐溶液的HCl、HNO3或NaCl与金属钯的摩尔比为2:1;钯盐溶液中金属钯的质量分 数为0.1~20%,其在20C~70C下进行溶解。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在钯盐溶液中加入的稳定剂为柠檬酸、柠檬酸三钠、十六 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分子量200g/mol~20000g/mol)、1,10-菲罗 啉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与金属钯的摩尔比为1~100:1,在10C~ 80C下搅拌0.5h~4h;

在钯盐溶液中加入的还原剂为甲醇、乙醇、柠檬酸、抗坏血酸、硼酸盐、水合肼水溶液、 甲醛和甲酸钠中的一种,还原剂与金属钯的摩尔比为2~20:1,在0C~90C下继续搅拌1h~ 6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在纳米钯悬浮液中加入的稳定剂为柠檬酸、柠檬酸三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稳定剂与金属钯的摩尔比为1~ 50:1,并在20C~70C搅拌0.5h~3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