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垢型调温式水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6136.4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云端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垢型 调温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冷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垢型调温式水冷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前进,水冷器在各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冷器的工作原理为:向水冷器中连续通入较低温度的冷却水,与内部管道中流过的高温物料进行换热并使物料降温,换热后冷却水温度升高,并从水冷器的换热管出水端排出。然而,由于高温水极易结垢,这就使得那些有调温功能的水冷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换热面尤其靠近换热管出水端会出现严重结垢,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靠近换热管出水端内污垢层厚度增加,导致高温端热管内流通的面积变小、流阻增加、流量降低,换热管内水流速度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加剧结垢,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结垢越来越严重,污垢热阻越来越大,对水冷器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进而降低了换热面传热能力,严重影响水冷器的工况。正因如此,所以需要采取必要手段对水冷器进行除垢。
在除垢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在除垢的同时不影响水冷器的性能。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处理的方式,往往难以达到这个要求。而且,传统的人工处理都是在污垢影响冷凝器工况时才对其进行除垢,此时除垢难度大,花费大。除此之外,所采用的其余传统除垢方法,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且对水冷器管壁具有一定的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降低出水端的出水温度进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轻水结垢的防垢型调温式水冷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垢型调温式水冷器,其结构包括:
水冷器本体,所述水冷器本体的侧壁上方设有物料进口,所述水冷器本体的侧壁下方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物料出口,所述水冷器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凝冷却管,所述冷凝冷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凝冷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位于所述冷凝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对位于所述冷凝冷却管外的物料进行冷凝冷却;
防垢管路,包括高温水回流管道、第一低温水输送管道和注水单元,所述高温水回流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高温水回流管道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一低温水输送管道的出水端均与所述注水单元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注水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还提供一种防垢型调温式水冷器,其结构包括:
多个水冷器本体,多个所述水冷器本体并联设置,所述水冷器本体的侧壁上方设有物料进口,所述水冷器本体的侧壁下方均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物料出口,所述水冷器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凝冷却管,所述冷凝冷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凝冷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位于所述冷凝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对位于所述冷凝冷却管外的物料进行冷凝冷却;
防垢管路,包括高温水回流管道、第一低温水输送管道和注水单元,所述高温水回流管道的进水端与其中一个水冷器本体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高温水回流管道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一低温水输送管道的出水端均与所述注水单元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注水单元的出水端与另一个水冷器本体的进水口连通。
在所述高温水回流管道上设有止回阀。
沿水流动方向在所述第一低温水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一切断阀和流量控制阀。
所述注水单元包括注水管道,所述注水管道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高温水回流管道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一低温水输送管道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注水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沿水流动方向在所述注水管道上依次设有强制循环泵和第二切断阀。
与所述物料出口连接设有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流量控制阀信号连接。
与所述水冷器本体的进水口还连通设置第二低温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二低温水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三切断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云端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云端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6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