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移动式机械加工钻床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6730.3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芬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Q3/08;B23B27/14;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移动式 机械 加工 钻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高效移动式机械加工钻床。
背景技术
孔加工是金属切削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加工细小孔的工艺方法较多,应用最广泛、生产实用性最强的是采用麻花钻钻削加工,但传统的钻削工艺存在着加工效率低、钻头易折断和加工质量差等问题,随着各种新型和难加工材料的出现以及机电产品向小型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细小孔的加工数量不断增多,新型和难加工材料细小孔钻削加工时钻头极易磨损和折断,加工精度低,表面质量差。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在钻压生产中,为了对钻床进行调整或维修以及更换等因素,经常要对钻床的相对位置作出相应的调整与移动,尤其是对于重型的钻床处于工作台位置时,由于受空间位置的局限,一些起重等相应的设备无法发挥作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移动式机械加工钻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移动式机械加工钻床,包括工作台、控制柜、冷却装置和移动底座,所述工作台上端一侧设有控制柜,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底端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夹具,所述加工槽底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与导轨通过丝杆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上端后侧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输出轴上设有刀具座,所述刀具座上安装刀具,所述刀具为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与刀具座连接,所述控制柜上设有操作按键、位移滚轮、控制盒、液晶显示屏,所述控制盒前端外侧按从上到下分别设有液晶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右端设有位移滚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电泵和喷液管,所述加工槽底端一侧设有集液池,所述集液池池内底端设有电泵,所述电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连接座上的喷液管连接,所述移动底座设置在工作台下方,所述移动底座下设置球形万向轮,所述球形万向轮的两侧分别安装固定螺栓与固定法兰,所述球形万向轮的上面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面设有调压螺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具为气动快换夹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一端设有步进电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具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TiCN50%-70%、Co和Ni5%-25%、WC10%-20%、MgO0.2%-2.5%、Mo2C或Mo4%-1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盒顶端设有指示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采用型钢焊接成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工槽为整体浇筑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导轨可实现横向移动,提高加工效率,夹具可实现快速装夹,通过冷却装置,给刀具加工时降温,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更低,在高速切削下加工出来的工件表面质量较一般刀具要好,因此更适合用于精镗孔、精孔加工和以车代磨等精加工领域,通过操作按键、液晶显示屏、指示灯,可直观了解钻床工作状态,需要调整钻床位置时,只须拧动设置于下移动底座侧面的调节螺钉,就可以使球形的万向轮伸出或凹进移动底座中,方便移动或调整钻床。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移动式机械加工钻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芬,未经李秋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6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多尺寸板材侧壁自动钻孔装置
- 下一篇: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