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7170.3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0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袁祥;邱峰青;龚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上偏光片以及盖板,其中,显示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基板以及夹置于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触控电极层位于彩色滤光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上偏光片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上方,盖板位于上偏光片上方,盖板具有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第二触控电极层位于盖板的面对上偏光片的下表面,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作简单,并能够提升产品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技术主要有外挂式、单玻璃触控式(One GlassSolution,OGS)、内嵌式(In cell)和外嵌式(On cell)等技术。外挂式的触控显示装置由于触摸屏与显示面板是相互独立设置,产品厚度较大,不能满足一些掌上设备和便携式设备的超薄要求,已经被逐渐淘汰。OGS的触控显示装置是将触控感测层与保护玻璃整合在一起再通过光学胶贴合在显示面板上,具有触控灵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的主流触控技术之一,主要的缺点是强度不好易碎。In Cell的触控显示装置是将触控感测层集成到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内侧,但In Cell的触控显示装置因结构、制程均比较复杂而导致其生产良率较低。On Cell的触控显示装置是将触控感测层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外侧,也是目前的主流触控技术之一。
图1是现有的一种On Cell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包括阵列基板11,彩色滤光基板12及夹置于阵列基板11和彩色滤光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4。触控感测层13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12远离阵列基板11一侧的表面,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13a和设于第一触控电极层13a上的第二触控电极层13b。制作第一触控电极层13a和第二触控电极层13b时均需要镀膜操作,目前镀膜所用材料通常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等透明导电材料,在镀完第一层膜后,需要蚀刻清洗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层13a,清洗完成后再在第一层膜表面镀第二层膜,并对第二层膜进行蚀刻清洗以形成第二触控电极层13b,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至少4道光照,成本较高;如果是多层触控感测层13则需要进行多次镀膜。并且上述触控显示装置需要对相叠加的两层膜进行蚀刻清洗,如此会增加触控感测层13线路断裂的风险,因此良率很低。如果一层触控感测层13走线断裂,则会造成整个显示装置不良。另外如果蚀刻清洗不干净也会影响触控感测功能,同样会使产品不良,从而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作简单,并能够提升产品的良率,极大地降低成本。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基板、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上偏光片以及盖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基板以及夹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方,所述彩色滤光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面对所述阵列基板,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阵列基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上方,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上偏光片上方,所述盖板具有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远离所述上偏光片,所述下表面面对所述上偏光片;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盖板的面对所述上偏光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互相交叉形成网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