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7318.3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柏国波;赵渝生;童怀俊;姚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1/04;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冰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湿度控制翻转梁加热器开停功能的电控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冰箱节能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端电控冰箱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逐增大。对于冰箱除湿节能,除了压缩机以及VIP隔热板控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在不影响性能的基础上对负载的有效控制。现有为了消除冰箱门周边的凝露,各家冰箱企业的法式多门冰箱都加有翻转梁加热器来消除凝露,但是加热器的开关都是单一的程序控制其开停,比如开10分钟,关10分钟这样的循环的方式来消除门周边的凝露,这样造成不必要的能耗过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冰箱,目的在于不影响加热器防凝露的基础上,提高冰箱的节能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
一种节能冰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的门体,门体翻转设置于箱体上,门体通过翻转横梁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箱体上设有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翻转横梁上设有加热器,加热器开停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温湿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处理器和主控板,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连接处理器,温、湿度传感器将冰箱内采集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启动时序查询确认后进行读取然后输入到主控板,主控板控制翻转梁上的加热器开停。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
所述温湿度集成传感器配有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和带隙式温度传感器外,还包含一个放大器、A/D转换器、OTC内存和数字处理单元。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冰箱顶部门铰链盒中,这个位置更能准确反映环境湿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翻转梁下1/3位置,这个位置更能感知传感器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冰箱中对加热器采用温湿度控制系统来控制其开停,可以根据冰箱内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加热处理,能够有效防止门周边的凝露,同时能加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书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气方框图;
图3为本发明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冰箱的结构,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于箱体1上的门体,门体一侧通过翻转横梁2翻转设置于箱体上,箱体1上设有温湿度控制系统,翻转横梁2上设有加热器3,加热器3开停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温湿度控制系统中有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和主控板6,湿度传感器5设置于冰箱顶部门铰链盒中,这个位置更能准确反映环境湿度,温度传感器4设置于翻转梁下1/3位置,这个位置更能感知传感器温度;
如图2、3所示温湿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处理器和主控板,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连接处理器,温、湿度传感器将冰箱内采集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启动时序查询确认后进行读取然后输入到主控板,主控板控制翻转梁上的加热器开停,处理器为MCU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集成在一起,当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为温湿度集成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配有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和带隙式温度传感器外,还包含一个放大器、A/D转换器、OTC内存和数字处理单元,温湿度集成传感器内部设置的默认分辨率为相对湿度12位和温度14位,SDA的输出数据被转换成两个字节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