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7380.2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7/40 | 分类号: | C07D317/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乙烯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酯的纯化方法,尤其是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纯化方 法。
背景技术
碳酸亚乙烯酯(VC,VinyleneCarbonate)在室温(20-25℃)下为无色透明液 体。碳酸亚乙烯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可以作为一种表面涂层的组分,也是 生产化学品、药品、作物保护剂以及特别的用于聚合物、涂料和电池电解质 的重要的中间体,其作为聚合物单体可以在自由基引发作用下形成较高分子 量的聚碳酸亚乙烯酯,另外碳酸亚乙烯酯可以和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 合成出许多精细化工中间体。
它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与防气胀功能,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 添加剂,是目前研究比较深入并且效果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成膜 添加剂,并且它还是过充电保护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能够在锂离子电池碳 负极表面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聚烷基碳酸锂化合物,由于该聚合反应 优于EC发生,故能有效抑制电解液溶剂分子在电极表面的持续分解,从而改 善碳负极的性能。通过以上聚合反应形成的结构紧密但不增加阻抗的固体电 解质界面(Solidelectrolyteinterphase,SEI)膜,因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容量、 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碳酸亚乙烯酯,通常采用了直接精馏的方法来进行 提纯。该方法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碳酸亚乙烯酯易分解和结焦,原料的损 失较大,转化率不高,这是由碳酸亚乙烯酯本身的热敏感性所决定的。二是 无法脱除产品中的有机氯。三是水分的残留。
而碳酸亚乙烯酯作为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其产品对水分及 纯度要求极高,少量水就会引起电解液循环性能下降、容量降低甚至损坏电 池,因此对碳酸亚乙烯酯的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产品的杂质及水分含量, 提高产品纯度的碳酸亚乙烯酯的纯化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纯 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氮气气氛中,将碳酸亚乙烯酯粗品与有机溶剂按质量比1:0.5~1进 行混合,将混合液升温至25~35℃,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脱水剂及吸附剂后搅 拌、过滤滤去固体成分,并用少量有机溶剂洗涤滤饼,收集滤液及洗液待处 理;
b)将收集的滤液在10mmHg真空条件下在精馏塔中进行减压精馏,收集 25~40℃的馏分待处理;
c)待收集的馏分温度降至20℃以下时,向馏分中加入与其重量比为1~2: 1的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待温度降至18℃后加入适量晶种,然后进行降温析 结晶、过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碳酸亚乙烯酯高纯度制品。
优选地,步骤a和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选自苯、甲苯、二甲苯、乙 苯、三甲苯、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脱水剂为分子筛、无水硫酸镁或无水氯化钙。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吸附剂为分子筛、吸附树脂、活性氧化铝或硅胶。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的精馏塔中设有多孔吸附层。
与现有技术比,通过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 发明的碳酸亚乙烯酯的纯化方法,通过使用吸水剂与吸附剂先去除粗品中的 大部分有机氯杂质及水分,然后再进行减压精馏和降温析结晶进一步除杂和 去水,能降低纯化过程中有机溶剂使用量,减短精馏过程;通过加入晶种, 减少结晶时间;整个纯化过程中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可避免碳酸亚乙烯酯的 变质,提高收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纯化后的高纯度碳酸亚乙烯酯可以作为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 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反应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作出 进一步调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