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探测门信号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8081.0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丁洁;徐圆飞;何竞择;刘晓超;刘念;崔磊;田子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探测 信号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探测门信号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保密场合需要对于手机等通讯录音功能设备进行排查,手机 检测门应运而生。现有的手机检测门主要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 手机检测门采用了金属探测门的电涡流原理,缺点是电磁辐射超标,无法排 除钥匙,皮带等金属物的误报。而被动式手机检测门则主要采用磁通门传感 器技术,配合一定的软件智能算法提高了准确率,并且对人体安全没有任何 辐射。磁通门传感器通常用于静态或者低频变化的弱磁检测,拥有其他磁敏 元件难以媲美的灵敏度和可靠性,适用于地磁或人体磁场的检测。
磁通门探头的输出主要是激励的二次谐波,需要把它转变成与被测磁场 成线性关系的直流电压信号。传统的磁通门信号处理电路主要采用模拟元器 件,制作复杂,成本高,且很难小型化,可移植性也很差。并且在开环方式 下,由于铁芯磁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很大,磁通门的灵敏度变化也很大,温度 性能易受影响,抗干扰性能不好,测量精度低,并不能满足手机探测门的应 用环境和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高手机探测门的测量精度和产品性 能,如何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手机探测门信号数字处理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探测门信号处理系统,其包 括:传感器激励源模块、磁通门信号调理采集模块、负反馈回路模块;
所述传感器激励源模块包括实现于FPGA内的正弦激励发生电路和外部 DAC单元;
所述磁通门信号调理采集模块包括外部高速ADC单元,以及实现于 FPGA内的AD接口单元、选频放大单元、相敏整流单元;
所述负反馈回路模块包括积分器、D/A接口单元、高速DAC单元,以及 反馈网络;
所述外部高速ADC用于将磁通门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实现于FPGA内的AD接口单元用于将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
所述选频放大电路用于选出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二次谐波并放大;
所述相敏整流电路用于将放大后的二次谐波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并抑 制或消除奇次谐波和直流分量无用信号的影响;
所述负反馈模块采用高开环放大倍数的闭环测量电路来获得很好的线性 输出信号,并提高零点和灵敏度的稳定性;其中,信号经积分器积分后进行 DA转换,通过反馈网络送回传感器的测量线圈,保证传感器处于零磁场工作 方式,积分器的输出就是与被测磁场成线性关系的电压信号。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描述的手机探测门信号处理系统采用闭环结构,前向通道上积 分放大环节的增益可视为无穷大,传感器探头实际上工作在“零磁场”条件 下,反馈电流产生的磁场和环境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整个系统的信号梯 度主要取决于反馈系数的大小,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由于数字逻辑的特点, 和模拟系统相比,基于FPGA的设计有着优秀的温度稳定性,可移植性,且易 于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探测门信号处理系统,其 包括:传感器激励源模块、磁通门信号调理采集模块、负反馈回路模块;
如图1所示,所述传感器激励源模块包括实现于FPGA内的正弦激励发 生电路和外部DAC单元;
所述磁通门信号调理采集模块包括外部高速ADC单元,以及实现于 FPGA内的AD接口单元、选频放大单元、相敏整流单元;
所述负反馈回路模块包括积分器、D/A接口单元、高速DAC单元,以及 反馈网络;
所述外部高速ADC用于将磁通门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实现于FPGA内的AD接口单元用于将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
所述选频放大电路用于选出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二次谐波并放大;
所述相敏整流电路用于将放大后的二次谐波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并抑 制或消除奇次谐波和直流分量无用信号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8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膜方法
- 下一篇: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方法及装置